器材杂谈ffice:office" />
——由世奥得的纤维板想到的
其实,对世奥得的纤维制板技术早有耳闻,知道世奥得在前几年的盲打测试中,有几块底板取得了战胜国外知名品牌的成绩。
但是手里没有一块世奥得的纤维板。原因有四:一是一直用纯木板,不舍得纯木板的手感;二是身边的球友没有一个人用世奥得的纤维板,没有亲身体会和亲耳所闻;三是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宣传力度太大,身边的球友大多用蝴蝶、亚萨卡、斯的卡、红双喜,从众心理意识大;四是自己考虑,世奥得的制板历史没有这些知名品牌久远,下意识地认为世奥得的板子不会比它们好。
我的打球历史也有20多年了,初次接触乒乓球是1984年,那时,在国内是直板正胶的天下,凭着自己对乒乓球的极度热爱,利用业余时间练了三年,就取得过全镇成人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对乒乓球的极度热爱,影响了学业,成绩下降,老师家长开始干预,施加压力,我清楚地记的,班主任曾经找我谈话,问我将来干什么,我脱口而出:当一个乒乓球运动员。班主任对我说,想法是不错的,但是你看现在,咱们这里也没有业余体校,没人教你,凭你的小聪明,虽然出了点成绩,那都是和业余选手比,和那些体校受过正规训练的比,你差老了,我不是打击你,虽然你有热情,但是条件不允许,你根本打不出来,不会成为一个乒乓球的专业运动员的。班主任的话,当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再加上迫于家长的压力,我逐渐放弃了对乒乓球的追求。
参加工作以后,因为工作比较忙,也很少打乒乓球。直到去年,单位上了乒乓球的设备,再加上人到中年,越来越感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乒乓球属于不直接身体对抗的运动,运动量比较好掌握,不容易受伤,又开始打起了乒乓球。不打不要紧,一打才知道,乒乓球的技术发展太快了,我以前的那些技术有些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对抗了,以前用直板正胶起下旋常用的所谓“小弧圈”,在水平比较高的球友面前根本没杀伤力,而且拉过去,只要落点控制不严,就等着对手反剃反撕就行了。于是,我也下决心用直板反胶,学习弧圈球。
我的第一块DIY的板子是蝴蝶的吴尚垠+普狂三(正手)+小蝴蝶1.9(反手),其实我现在的打法还是直板的单面拉+推挡+传统反手攻,反手的套胶基本上是用来配重的,只所以当时反手选择了小蝴蝶,是因为当时还想着练横打。在选这套组合时,我对器材没有什么研究,底板和反手套胶都是器材店老板推荐的。现在想来,估计是蝴蝶的吴尚垠是冷门,不太好卖,所以推荐给我。但是,也恰恰是这块底板,让我从单纯的快攻比较自然地过渡到了弧圈结合快攻的打法。吴尚垠的结构是蔻头+蔻头+阿尤斯,有别于传统的五夹结构,蔻头(林巴)+林巴(云杉)+阿尤斯,比传统的五夹要硬挺,拉打皆宜。
通过一年多的训练,再加上自己以前乒乓球的基础,我很快掌握了弧圈球的技术,先后烧了银河E1,狂飙王(在用)。期间也打过一阵亚萨卡的马碳。纯木板的手感、容错性、易掌握是纤维板没法比的,但是纤维板的力量和速度也是纯木板的弱点,在同等的自身发力下,纯木板的杀伤力明显比纤维板弱,特别是对不灌胶的朋友来说。我深有体会,也有了想烧块纤维板的想法。
现在的纤维材料,用在制板上,无外乎碳素、玻璃纤维、芳基纤维、ZL纤维、钛、铝、纤维混编、碳素胶水、含钛粉末的胶水等等,当然还有世奥得的JL纤维。我个人认为,现在的纤维板,在无机时代,还处在探索前进的阶段。从材料上看,单纯地用石墨碳网,加大弹性,再到单纯用其他纤维,再到用混编纤维;从结构上看,从把纤维放在面材下,再放到力材下,再深埋到大芯里,再从混编到分别放到底板的不同层。都是在寻求一种杀伤力和操控性的平衡。斯帝卡的老白钻到新白钻,钛金王到钛5.4,尼斯碳王,红黑,亚萨卡的马碳到软碳到加强碳,尼塔库的李晓霞,蝴蝶的近期的产品,纯芳基纤维和纯ZL纤维以及和碳素的混编占主流,等等,都证明了这一点。到底那种好呢?可选择性太大了,再加上同一块底板,十个人打可能有十种不同的手感,所以,我犹豫不决,研究了很长时间也没下决心买哪块纤维板。
两个星期前,和一帮球友一起打球,其中一个球友的打法是在中台,喜欢拉高吊,我不怕这种打法,拉在我反手位的球我推挡或者侧挤过去,成功率很高。因为经常在一起打球,来球的特性比较熟悉,板型也是比较固定的。可是,那天和他打球,拉到我反手的高吊,我用以前的板型,居然连续失误,压不住。其他的回球速度也明显要快于以前。在场上我就感觉是对手换板子了,下场后一看,果然不是以前的用板,因为贴着胶皮,我也看不清板面上写着什么,只是看商标是世奥得。仔细观察结构,次表层是白色的芳基纤维,再向里是木层,中心层是碳素,而且只有一层。当时,我简直太兴奋了,兴奋是有原因的,因为它非常符合我心中的纤维板的结构。
不是我事后诸葛亮,在研究上述各个品牌的纤维板时,我比较倾向于尼斯碳王、马林加强碳、尼塔库李晓霞这样的结构,从大的结构上看,三者共同点是把弹性模量最大的碳素层深埋,(弹性模量可视为衡量材料产生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指标,其值越大,使材料发生一定弹性变形的应力也越大,即材料刚度越大,亦即在一定应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越小。碳素纤维的弹性模量几乎是芳基纤维的2倍)我个人理解就是碳素最硬,最不容易发生形变。这种结构,在使用起来,不发力时,吃球浅,依靠外层的纯木和芳基纤维的形变,对球进行更好的控制,发力时,吃球深,既有外层的形变,力量深达碳层,又可以发挥碳素的威力。三者的不同点是,尼斯碳王是5木+2碳素结构,马林加强碳是7木+2碳素结构,多了两层黑胡桃的力材(为了更好比较,我把它列为5木+2黑胡桃力材+2碳素),李晓霞是5木+2薄芳基纤维+2碳素结构,两层碳素外部的硬度应该尼斯碳王<马林加强碳<李晓霞。
总体来说,我认为这种结构就是目前为止,追求杀伤力和控制性的最好的妥协方案。同时,我也产生了一个想法,上述三款板子都有两层碳素,两层碳素之间还夹有一层纯木。打球时不可能同时用两面击球,两层碳素有多大作用?击球时,两层碳素中间的纯木层又能发挥多大作用呢?如果中间只用一层高刚性的碳素层,作用会怎么样呢?用一层碳素,减少了中间的纯木层,一个方案是可以减少板子的厚度和重量,第二个方案是把减少的中间木层厚度用来加厚碳素层外面的纯木层,这两种方案做出的底板又会是什么性能呢?
我个人认为,中间只加一层高刚性碳素的底板更有实际意义。但是蝴蝶,斯帝卡,亚萨卡,尼塔库这些知名品牌都没有这样结构的板子,他们都是制板专家,不可能想不到,我只是个普通的发烧友,是不是想法有点幼稚啊?但是,当我仔细观察球友的那块世奥得的板子时,结构居然和我的想法一模一样,我当时太兴奋了,心跳加快,简直就是狂喜。找到了一块自己猜想,不是主流构造,自认为现在不可能生产的板子,我的心情,朋友们可以体会到。也不管是横板了,也不管配的是什么套胶了,马上拿到手试打。是什么感受,我就不说了,好也不外乎用那些词来评价,免的有人说我在做广告,是托。
打完球马上上网查世奥得的产品信息,知道朋友手里的是超杰C,是前几年盲打测试中,纤维板的第一名,同时还知道了超能C,横板的第二名,剑中王01,直板的第一名。仔细研究世奥得的产品,我觉的超杰和超能系列的外软内硬结构是非常符合现在的快弧或者弧快打法的。剑中王的外硬内软特性,适合快攻打法。蓝爵的纵向芳碳混编层是两芳一碳,突出控制和形变,蓝魔的纵向芳碳混编层是两碳一芳,追求力量和速度;V70的芳筋碳骨构造有创意,没打过,也没从理论上研究过,不敢妄下评论。金聚龙和银聚龙使用了最新的JL纤维,但是有一点我不太明白,JL纤维的弹性摸量和碳素相仿,为什么还要在中间加上两层碳素呢?是参考现在比较流行的次外层是芳基纤维,内层深埋碳素的结构?没道理,因为这种结构的板子,只所以把芳基放在外边主要是看好了芳基的弹性模量比碳素小,放在外边比碳素形变要大,韧性要好,在增加弹性的同时(和纯木比),又不失手感。也可能JL纤维是个新东西,世奥得要试验一下吧,相信世奥得将来能生产出更好的JL纤维的底板。
总之,我认为世奥得的纤维板制作技术不比国外的品牌差,而且很有创造力。有创造力就有生命力。
来这个版块的朋友基本上大多是现在使用或者将要使用世奥得底板的,既然喜欢它,就好好宣传它,支持民族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