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正手攻球: 收前臂 VS 前臂摆动

LEADER 2010-5-1 21:00:00
  • 收臂 ?  收缩小臂 ?

之前就有网友提到 收前臂 的收字 不是那么恰当 容易误解.

如果狭义的解释成 往大臂方向收, 学习者也照做, 那还真的打不好球,因为前臂方向被限制死了.

 

我所了解的收臂,是广义的, 就是以肘为支点使小臂绕着支点进行圆周运动的摆动, 收臂方向则要看击球需要(弧線)与击球方向而定,

向前为主向上为辅, 以圆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绕着肘(支点) 来运动 , 先向前摆动 再根据需求向上调整  ,  而不是限制死死的就是只能往大臂方向来收.

 

与其去争论往哪边收, 是收臂 还是 缩收小臂, 倒不如先让初学者体会 "前臂"自由摆动的感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如果这样还是无法理解收前臂的感觉,那么请做以下实验:

1. 将肘尖架在球桌上,固定住

2. 摆动小臂做击球动作.

 

以上实验非常有效, 不少人因此而明白收臂的感觉. 大家可以试试看.


实际上台练球, 必须把握一个原则-- 拍子高度尽量不要比肘尖高度还低  使前臂平行於地面 .

更好的体会方式是 肘低拍高,  拍子高度盡量同于击球高度 ,

要压着球打而不是 拍低球高  往上抬着打, 拍子对于球要居高临下 而不是向上仰望

 

有人会问  , 肘低拍高 感觉球太低... 那就弯腰吧 收小腹前倾降低重心吧.


反手也是如此.

 

 

 

  • 先放松前臂再談发力

前臂的感觉是靠"肘关节"的放松来体会的(严格来说是肌肉不要去控制前臂,让前臂自由摆动)

而不是全靠肌肉的力量来揮前臂. 能够体会这个, 就离成功不远.

 

双截棍为甚么甩的起来 而且挺快的, 就是因为没有肌肉的控制与牵绊呢...

 

先学会用大臂去带动, 再学会用腰来带动, 必须一步步来.

 

  • 前臂往大臂方向收对不对?

击球前 前臂是向击球方向的, 此时并不是往大臂方向.

击球后, 由于圆周运动的延续, 这时候前臂开始向内收, 才能说是往大臂方向收.

 

若击球前, 直接往大臂方向收是不对的.

 

前臂的运动以击球前后可以分两阶段来看 --

击球前 由后往前

击球之后  再 由外而内

 

击球时根据情况 , 再有个由下往上的调节.

 

 

发这帖的目的, 只想先单纯化,  先把 "如何发力" 的细节给搁置 ,   否则学的人会错乱.

初学者就是先能放松摆动小臂就够了. 没有腿腰, 就先挥慢点来体会 以免变形.

 

正手会用前臂了, 反手拨就容易多了, 前臂的运用原理是一致的.

 

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但本帖主旨并非着重于 学理, 或者是 理论,

而是想办法提供一个"方法"   让 初学者 快速找到 收前臂 的"感觉"

希望大家不要落入 辩证 的迷思之中,

与其爭论彼此的说法对不对,

应该取而代之的是,  请大家提供一个比我更好的"方法" 来帮助初学者.

 

要先学会身体发力,还是先学会前臂摆动 ?

 

前臂摆动的不好, 就谈不上甩鞭发力, 关系很大. 另外, 如果太过强调身体, 使身体把 上臂 前臂 该做的事情都做了, 这种"用身体打球"的情况也是一种误区.

比如, 想给球一个往上的力量, 不知道用前臂往上摆动的人 很可能会 用肩膀往上顶, 右肩上上下下的, 甚至是侧向摆腰.

 

戴老師有帖 把上肢从躯干中解放出来 , 大家可以看看 体会其精随.

 

把上肢从躯干中解放出来

 

 

我们强调用身体打球,其目的是更好的动员身体的各个部分参与击球,这样不仅身体协调,而且会增加击球的力量。但是,乒乓球首先是上肢的运动,在强调用身体打球的时候,应该首先做到将手从身体中解放出来。 初学阶段,我们中间一部分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会用手打球,更多的是用身体在打,这种现象,非我们所说的用身体打球,而是身手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身体过度紧张,肩关节僵硬,缺乏前臂动作,整个击球动作就是靠身体摇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因此,初学阶段,不管你有没有人指导,你都要记住乒乓球是用手击球的运动,手臂的摆动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专职教练,在辅导新手上路的时候,一开始你的视点应该集中在对参训对象手的摆动上,而非其它。在完整的动作示范过后,你要将注意力重点放在指导对象手臂的正确动作上,动作的改进应该是循着手—肩—腰—腿—脚这样一个基本的顺序。通俗的话说,就是辅导技术动作应该是从近到远,即从与击球点最近的部位开始,逐步向击球最远端的身体部位迈进。当然,并不排除一般性的点拨与指导,但那些在最初绝对不是重点。

 

有经验的教练员在指导参训对象挥拍动作时,首先会关注两个关节的动态,因为挥拍动作都是骨杠杆的运动。第一个是肘关节,如果以肘关节为轴运动,那么就是前臂动作,而前臂动作则是任何击球动作的关键。第二个是肩关节,肩关节是身体唯一与上肢连接的关节,也就是说,如果能以肩关节为轴运动,说明手臂已经基本上脱离了躯干的束缚,成为自主挥摆的一个环节。从实践反馈的情况来看,上述两个关节的运用对于初学者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要么是身体紧张而导致肩关节的僵硬,使得身手不分;要么是在运动中与技术动作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抬肘、前臂不会前旋);要么是两个关节不会联动,或只动其一,或配合不当(比如只会大臂击球、前臂不会加速)。 问题的出现是正常的,发现和分析问题也不难,关键是怎么样进行改进。我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练必然会是一个纠错的高手,方法对担任辅导责任的人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

 

要明白,错误动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纠正,搁置的时间越长越发难以纠正。一方面,我们要看得清参训者动作的发展趋向,对那些由于紧张和初学出现的多余或不熟练引起的动作缺陷能够与真正的错误动作给予甄别。另一方面,能善于发现和洞悉错误动作的苗头,及时给予辅导和纠正,防范于未然。作为一个合格的教练员来说,这两个方面的功力缺一不可。 春节期间我辅导过一个球迷朋友,其整个动作初看上去还不错,但击球的力量始终出不来,尽管他能跑,腰的转动也很不错。仔细分析,主要是上肢问题,大臂与身体形成一个整体,肩关节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击球全靠腰与前臂在动,这属于典型身手不分的毛病。于是我提醒他“将上肢从身体中解放出来”,学会大臂的自如摆动。并采用中台慢打、多打正手外侧远点的球、全台定向不定点的走动以及打高球、半高球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条评论

风刀霜剑 2010-5-2 08:48:00
好贴,受益匪浅。谢谢楼主分享!
忘掉你的身份,忘掉你的年龄,忘掉你的卑微,忘掉你的显赫,忘掉现实的许许多多——把你和我当作一个小小的音符,让乒乓来组合最美好的音乐.以球交友,共享国球快乐。QQ:328795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