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关于拉球挥拍轨迹内弧、外弧的问题(二)

落梅如雪 2011-3-13 12:25:00
在我们这里,教练教冲下旋的时候,引拍总是很低的,用他的话来说“下旋球引拍低点,吃住球再向前”对这个观点,我开始就不同意,只能说他是教练,我也不想和他多说。但,这肯定不合理。就是因为这个再字。想动作快,球快,到时候,那能再。只能是一开始就放对手,引对拍直接向前,不能有这个再字。
  看比赛时有很多一流选手抢冲半出台球,手都沉的很低,我想这个有两个因素吧,第一,当球不能冲时,可以吊一板过度。第二,手沉低了,会很自然的放松有利于突然发力。
  另外在说点题外话,孔令辉的正手就沉的低,冲球杀伤力不大,相反陈杞手就不是很低。主要是看有没有冲的信心和决心。(我想,球棍手不会沉的低,因为从来想的都是冲的)。
  再说点题外话,孔令辉的反手抬手很高的,我觉的这不是潮流,现在的发展方向反手,引拍相对低的,因为低了你才能打起点,才能把击球点更靠前。(主要是说台内小动作回球抬手的高低,像快撕,快拨等)
  在打球的过程中,我自觉不自觉的会有内弧和外弧。比如拉下旋球时,一触球,发现球不转这个时候猛向前压;(内弧)触球以后,发现球比想的转很多猛向上带(外弧)。(看马林47届时和朱世赫的比赛也有这样的情况)
  写了这些望球友们提出不同看法,参于讨论。总之我的观点是:
  “内弧、外弧从理论上讲都是不合理的。挥拍轨迹在这个平面上不应有弧度,应是一个平面,不是曲面。”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条评论

hanha 2011-3-25 03:36:00
 顶起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11-3-25 07:14:00
这么高深 受益匪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