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爱好者大臂的错误动作,今天您改了吗?

Meyo1 2005-9-7 10:48:00
因为自己的大臂动作曾经有过类似错误动作,因此在看球友打球时特别留意: 很多球友的大臂在拉球时,大臂抬高后撤引拍幅度都是太大,向后顶肘,导致小臂带120度甚至更小的角度向后引拍,不能自然打开,拉球基本上是大臂在动,导致叫大臂打球。动作看上去就是抬肘。肘部抬的太高,很可能又会有翻腕动作。这样就是似乎发了死力,球仍然没有速度旋转。看水平高的,轻轻松松就可以把球打过去,速度更快,旋转更强。自己看了郁闷ing。。。 其实,脚,腿臀腰上臂都是起力量传递作用,最后是上臂与身体保持30~40度的夹角自然后撤带动小臂舒展到与大臂成160度(不是要小臂与大臂处于一条直线)左右,然后向前上挥拍,触球瞬间小臂急剧收缩,力量传递到此处,使加速度此时最大,把球击出,然后小臂自然放松收缩至左眉处。球自然就会比以前更快更旋转。稳定性更高了。动作幅度应该从小到大(由脚到小臂)。 对我们爱好者来说,小臂应该和球板是一体的,打球是手腕不应该乱动(台内短球发球等另算)。如果层次高了,球拍成了手的一部分了,想怎样就怎样了。。。苦练ing。 请高手斧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8 9:31:35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1条评论

okwwyy 2005-9-7 11:09:00

好贴。

大臂稍后拉一点就可以了,小臂要根据情况充分外展到体侧,外展的辐度应该根据来球的速度来定,来球慢,就外展得大些,来球快,就外展小点,如果水平够高就可以无论球快慢都充分外展小臂到体侧。大臂虽然不能过于后拉,但向前挥还是要适当挥出的,近台挥大臂小点,中台挥大臂就要大些,打球挥大臂小点,拉球挥大臂大些。怎么挥也是个问题,大臂应该向身体前上方挥,来球时身体要让开球转腰,但挥拍时不要过早用腰,那样容易身体先迎上去,而手臂还没挥到位,容易把球顶在身后,而应该在拍挥到身前方快到击球点时配合上腰腿和前臂的急速发力较好。

情感电子 2005-9-7 19:38:00

说得好,球拍成手的一部分了,这是精典,也是精华,用心体会球在球拍上运行的轨迹,这样才能做到身,拍,球一体。

gong_chen 2005-9-7 16:30:00
对,要充分意识到,上臂不是发力的根本,而是和上身一起构成了传送下肢和腰部力量的“杠杆”。前臂最后的快收是给弧圈发力的最后关键,某种程度上说,它决定了弧圈的最终质量。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ZJK 2005-9-7 23:58:00

楼主:

“上臂保持30~40度的夹角自然后撤带动小臂舒展到160度”

我有一处不明,请楼主指教:

“上臂保持30~40度的夹角”,小臂是参照物,还是身体是参照物?160度是如何测量出来的,是不是一定要达到这个角度?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ZJK 2005-9-8 00:07:00

还有一个问题也请解答一下:

“小臂应该和球板是一体的,打球是手腕不应该乱动”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打球手腕不乱动,小臂与球拍就成为一体了?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Meyo1 楼主 2005-9-8 09:26:00
5,6楼的ZJK球友,上臂与身体成30~40夹角。小臂与大臂成160度左右夹角,当然这些不是固定的数值。球不同,都要微调的。
还有,手腕如果打球时特别是触球时乱动,极易造成打球不稳定。特别是初学。如果到达一定境界了,触球时手腕手指根据来球一微调,呵呵,对方无法判断你的来球方向了,你就随心所欲了。
“打球手腕不乱动,小臂与球拍就成为一体了?”=====至少对爱好者如此(我定义的爱好者,还不是业余选手),因为在触球前,应该判断出对方来球旋转强弱了,在引拍到接触球前迅速调整好拍型角度,而不是在触球的时候才调整手腕。(判断不清的情况下,则要靠球感在触球瞬间手指手腕来调整拍型了。太高深)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说的不好,请高手赐教。

对了,大臂后撤太多,还有一个明显现象就是:向后顶肘(象用肘部去顶后面人一样的动作),小臂不展开,大小臂夹角太小。以前教练跟我说肩膀放松,其实即使是上述错误动作,肩膀还是放松的,关键就是没有让小臂展开,把小臂展开后,再慢慢体会,急速收小臂。

前几天看王浩对付朱适合的比赛,用慢镜头播放时,发现中近台拉球,王浩的小臂收缩非常快(身体部位因为教大,所以能看清动作,如果慢速播放不够慢,仍然看不清小臂收缩运动轨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8 9:34:34编辑过]
gong_chen 2005-9-8 09:11:00

说上臂的夹角30-40度,是说上臂和身体之间的角度;前臂展开到160度,是说前臂和上臂之间的角度;

手腕不乱动,说的术语一些就是“手腕相对固定”。发力动作幅度越大的球,手腕越应该相对固定,反之,台内挑这样的小动作,手腕就可以放松一些,以便动作更灵活。之所以说相对固定,是因为拉弧圈的一个“裹球”需要手腕的轻微转动来实现。

好的器材只能给你更多发挥的空间,而不能代替你发挥。
ZJK 2005-9-8 10:47:00
楼上二位,我用的是激将法“偷拳”哟,把二位的高招占为已有,不好意思了!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Meyo1 楼主 2005-9-12 16:33:00
zjk,你老等级那么高,见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