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预判+极速还原步法=等着球打

兵乓好友 2011-4-10 18:46:00

乒乓球的预判

 

 

预判,即对方的球到来之前的预先判断。我们打球时,必然有一个判断的过程,可是,怎样理解判断?怎样判断? 

 一、  预判的必然性 由于乒乓球运动的球速太快,如等待对方来球后再来临时判断会出现由于判断过程、结论和反映(调整动作,迎接回球)等一系列的时间差,导致穷于应付而处于被动。所以,预判是必然的。不仅如此,所有的竞技体育凡涉及速度的项目都必须进行预判。 

 二、 预判的过程和内容.预判的过程和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对对手风格和水平的预判 .我们与非常熟悉的球友打球不存在对对手的风格和水平的预判,但如对方是从未较量过的生手,这两项预判就会成为较量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在与生手正式切磋之前的热身练球中,通过对手的武器、正反手的运动、回球的质量与速度等,初步预判对方的风格以及可能的强项与弱项,所以,在有限的热身练习中我们应抓紧时间同对手多练练各个方面,例如正手、反手、推挡、直拍横打、侧身对攻等,从而尽快找到对手的风格和强项,以进行预判。对对手风格和水平进行预判的目的是:预先拟订以克制或抑制对方风格和强项的作战方案。如果这个作战方案在实战中很有效。则可贯彻于整个战斗;如有些出入,则进行微调;如出入较大,亦可作出较大调整。而这一切均是从开始的预判入手。既然,我们自己据预判作出了战斗方案,我们也应有能力调整这个方案。这对于我们业余打球(无专业教练指导)尤为重要。事实上,这需要我们在实战中努力培养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来指导打球这一好习惯。

 2、   对对手发球的预判 .对对手发球的预判就不仅限于生手,与熟悉的球友对阵时也同样如此,只不过,对生手的发球预判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看到国际超一流选手在接对方来球之前,全神贯注地盯着对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他(她)们在看什么?

 第一:看对方站位与发球的关系,从而预判对方要发什么性质的球(长短、轻重、落点、旋转)。

第二:看触球前瞬间的肢体状态,从而预判对方发球的力量及方向。

 第三:看触球前瞬间的手臂及手腕动作,从而预判对方发球的旋转及旋转程度。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应证。通过以上三点已迅速建立的预判之后,再看触球一瞬间的摩擦或撞击的力量(含听声音),如预判得到应证,瞬间启动已想好的应对动作;如预判有误,则只能迅速调整以应对----这时,实质上是由于预判的失误已吃了发球,虽可能不至于直接失分,但被动局面却在所难免了。        预判发球是双方主动与被动的第一回合,接发球的被动无疑会导致整个战斗全局的被动,从而使一个综合实力较强者牺牲于实力相对较弱者拍下,这在我们业余打球中非常普遍。此外,预判发球不仅是预判来球的方向、力量、落点、旋转,更重要的是根据预判迅速制定出应对方案。然而,难之又难的是:我们还需要提前启动这个应对方案的动作(步伐、体态协调性等),以给对方神速而意想不到的打击,使对手在发球这一回合便遭受沉重的心理打击,从而使接发球这个环节由被动立即进入主动。这些精彩的典范早就在超一流选手的对阵中有过出色的表现,并深深印入我等业余球友的脑海。与其说是接发球出手迅速,不如说是预判成功、启动更快的结果!有球友会问:如果我预判错了,再来适应已来不及,怎么办?我想,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我们预判发生错误是经验不足而已,暂时缴点学费毫无关系,待我们对发球预判能力逐步提高后,我们会慢慢体会到"管你什么鬼魅伎俩,心中自有照妖镜"的自信。但如果我们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不是积极培养自身的预判能力,而仅仅是服从于适应,我们的接发球这一关将很难进步。预判能力的培养也就谈不上了。

3、  实战中的综合预判 .我们通过对生手的风格、水平和发球等预判锻炼之后,在实战中的各种预盼能力会明显提高。由于接发球是对方单方面主动,因而预判显得较困难。但在实战过程中却不然:由于双方都进入了对来球的预判,加上步伐、动作等环节,所以,预判会显得相对容易一些。  

   a)实战中对线路、落点的预判 .实战中对来球线路及落点的预判是实战预判的重要内容之一。      例如,对方站在中右台侧身,信息告诉你:对方力图对你暴冲,这时,你要预判的是对方暴冲的线路和力量,就线路而言,对方想要冲自己的右台就意味着是难度极大的直线球,所以,可以预判为对方必冲自己的左台,因而,可迅速调整步伐移至左台。如对方果真冲了直线(自己的右台),那只能看作对方冒着牺牲的危险,用高难度获取了这一分--不服不行。因为这种冒险常是希望与失望并存。就力量而言,由于对方站位中右台,并准备暴冲,所以,可以排除来球轻、短球的可能性,预判为较大的力量。 

 b)  实战中对来球旋转的预判 .实战中对来球旋转的预判是实战预判的另一方面。旋转预判的前提是要弄清对手胶皮的性能,如大家熟悉的常规反胶,我们从对方的动作成分中基本上可以做到预判。但是,如果是正胶、防弧胶、长胶(含中长)等不常接触的胶皮,由于对性能不熟悉,那就很难作出正确的预判。所以,应与不同武器和打法的选手广泛接触,深入研究,从而理解胶皮性能,最终,才能真正搞清旋转。另外,旋转还涉及动作,例如:挤、切、撇等都是主动制造的下旋,由于有了以上动作之后,不仅是下旋,而且是侧下旋。与此相反,如果是挡、关等动作,那基本上是借自己力量和旋转回来的球,对方丝毫没有制造旋转。

c)  实战中的反预判.实战中的反预判是很高的一项战术境界。由于我们常同熟悉的球友在一起打球,彼此对对手的风格、技术、强项与弱项都了如指掌,所以,反预判能力的培养则成为我们取胜熟手的有力武器。同时,在与高水平生手的较量中,由于对手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预判能力,因此,反预判能力更显得十分重要.例如:自己将对手调动到右台,之后,迅速侧身猛冲对方左台,对方迅速跑往左台接球,无论对方以什么方式将球回过来,这时,对方的预判一般情况下会认为自己将要回送右台,并会击球后迅速往右移动。这时,就出现了反预判----我偏不将球回送右台,而是继续再送左台,对方在快速移动中无法返回----反预判成功,多爽啊!

d)  实战中对对手心理的预判我们在同水平相当的生手或熟手交战时,对对手心理的预判显得尤为重要。实战的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技术运用的变化随心理的变化而变化,心理变化又随比分的变化而变化。比如,比分优先时,为了求胜而求稳;比分落后时,不得不放开一搏,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状态。那么,我们在实战中心理预判什么呢?主要是预判对手现阶段的心理状态,从而调整自己的打法。         例如:对方比分领先时,我们已判断出对方希望求稳,因而应适当调整自己的打法:我不仅要打你,还要让你打--你越不想打,越送你打,从而干扰对方的思维方式、打乱对方的技术运用,造成对方的不舒服、不适应,最终被动和失误等。         又例如:自己优先时,我偏不简单求稳,"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通过各种积极手段让对方喘不过气,让对方感到大势已去,彻底放弃抵抗的念头。再例如:对方的心理状态常反映在面部及动作的协调性上(特别是业余),我们可以注意到对方面部所反映的信息,预判出对手是胸有成竹还是故作镇静?从而使我们在实战心理上占了主动,并调整与之相适应的战术,直逼对方心理防线,摧垮对方的技术防线等等。   

三、 对预判的再认识  

 1、预判能力和经验的高低与自身的技术手段不是一回事:预判能力属打球的思维范畴,而技术手段则属技术范畴。当然,二者必须相互配合、相互融汇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打球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综合实力才能在实战中得到体现。2、预判是打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所谓:用脑筋和技术两个法宝打球。预判在我等业余爱好者中常会被误认为是一种经验,其实,这更多的是一种打球的具体内容;是主观培养的一种意识和习惯,而不是被动的经验积累。  

    3、预判是一种速度。是所有竞技体育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术,只不过在乒乓球运动中尤显突出。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思维的速度,它将发出指令,调动步伐和技术运用。所以,这种思维的速度是高水平运动员必备的技术条件之一。因此,预判也可叫做"思维先行和动作先行"。

 4、 预判能力是相同实力下争取主动的首要因素。

5、预判是竞技搏击中的斗智斗勇:由于运动员都具有一定的预判能力,所以,预判与反预判能力的高低常成为技术水平另一个方面的较量内容。

6、对对手风格、水平、发球等方面的预判是整个预判技术的基本功。

 7\预判既是一种宏观战略思维,也是一种具体战术运用。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7条评论

品味时间 2011-4-10 21:00: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在快乐淘板路上,静静等待,一切幸福终将来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1-4-10 18:47:00

[转帖]直拍推挡十忌

如何把握好乒乓球实战中做好预判准备

如何把握好乒乓球实战中做好预判准备?在乒乓球实战中,乒乓球的变化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而且不同胶皮不同打法的击球也有很大的区别,要想将所有的情况进行预判论述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但是有很多预判是可以根据本方的击球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取得的。因此,对于做好乒乓球实战中的预判,也是整个比赛中的重要因素。

但如何在乒乓球实战中做好预判准备,又该从哪方面开始进行预判?而且预判的整个流程又是怎么的?我们不妨一起来学习下。
  
一、对回球线路的预判(根据本方的击球路线预判对方的回球线路)

1、当本方击球是直线球时,对方的最大的回球线路是我方直线和斜线,如对方回直线球,则我方基本不需移动步伐就可以回击来球。

而如果对方回斜线球,则我方必须(向斜线方向)移动步伐才能回接来球,此时回接对方的斜线球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当本方击出直线球后,就要有准备的适当的(向斜线方向)移动步伐,从而使站位能照顾好回接直、斜线两种回球。

2、当本方击球是斜线球时,同理,对方最大的回球线路是我方斜线和直线,如对方回斜线球,则我方不需移动步伐即可回击来球,对方回直线球,则我方必须(向直线方向)移动步伐才能回接来球,此时回接对方的直线球的难度就较大了,所以当本方击出斜线球后,就要适当的(向直线方向)移动步伐。

3、当本方击球到对方中路时,对方最大的回球线路是由中路直我方左右的两条斜线,此时本方只需将站位调整到站在中路偏左的位置(以右手持拍为例)准备回接球即可。

二、对回球长短的预判(根据本方的击球长短预判对方的回球长短)

1、但本方击球为近网短球时,对方的回球有两种可能,一是回短球(包括摆短、快搓、轻挡近网等),另外是回长球(包括劈长、挑打等),如本方的击球十分的短,则对方基本很难回出长球(专业除外),只需重点关注近网短球就可以了,否则要适当站位,兼顾回击对方的长、短球。

2、当本方击球为长球时,对方的回球基本只有一种可能,即回球仍然是长球,(由于力量反弹的原理,对方不可能回成短球),此时只需把注意力放在回击长球的准备上即可,而不必考虑如何接短球。

 

三、对回球落点的预判

对回球落点的预判可参照上述两种预判结合考虑,再此不再赘述。

四、对回球旋转的预判

由于乒乓球旋转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旋转的种类较多,论述起来也较困难,暂时尚未考虑好如何论述对旋转的预判,也请广大球友开动脑筋,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高见。
 
有关生胶预判的问题:

生胶选手所使用胶皮与反胶有很大的区别,采用生胶打法的选用胶皮一般是追求速度的使用tsp等进口生胶,选择怪异性的使用国产友谊799系列、563系列,红双喜“闪灵”、大维等生胶,其中561-1属半生半长胶,在怪异性上又比其他生胶更胜一筹,但各种生胶与反胶相比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因此生胶球友在参考上述预判知识的同时还须根据本身胶皮的特点进行切合实际的预判,以充分发挥生胶优势,避其短处,提高自身综合技术能力。

一、对方接生胶搓球的预判

生胶选手使用生胶发下旋球,或者接搓对方的下旋球,其搓过去的球虽然弧线较低,(当然要控制好搓球弧线,不要搓出高球)但下旋的旋转并不强。tsp搓球有一定的下旋,799、563、闪灵等有弱下旋或不转,563-1不转或弱上旋,这还要根据对方来球的旋转强度而定,但总体趋势基本同上。

因此生胶选手在搓出球后的预判,就是由于本身回接的下旋球旋转不强,所以对方一般不可能搓出强旋转的下旋球,如果对方按照接反胶搓球的习惯仍然用搓球回接,此时大部分搓出的球稍高或不转,这时生胶选手千万不要放过这个机会,要果断地进行弹打即便是回球较低。

只要与网同高或稍高都要快拨或弹打,从而将优势转化为得分如放弃了此时的机会,再用搓球回接的话,下一板反胶就有可能要转为拉攻了,一旦进入相持,特别是反手生胶与对方反胶相持,生胶由于不能很好的摩擦就转化为劣势了。

二、对方接生胶的快拨或弹打的回球预判

由于生胶快拨或弹打的回球一般是比较下沉的,根据力量的大小决定下沉的强度强弱,力量大下沉强,力量小下沉弱。

反胶接此种球由于速度、弧线及下沉均与反胶不同,所以很难发力拉冲,(拨球慢、力量小时对方仍可拉冲)一般只能是小力量或中等力量的拉上旋球与你相持,因此回球的力量不大,旋转一般不会太强,接此种球时要调整好板型,发力的弹打或正手反拉,(正反反生打法)直板生胶要发力攻打。

三、对方接生胶档球的预判与二基本相似,可以参考以上。如果你仍对于整个乒乓球实战中的预判无从下手,那么以上方法可以为你在重要环节帮助你解决。同时也可以加深你在对于乒乓球实战中如何做好预判的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1-4-10 18:48:00

[转帖]直拍推挡十忌

乒乓球的还原

乒乓球的还原包括站位的还原、重心的还原和手臂的还原;一句话,应将身体尽量还原至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重心和手臂),详述如下:
1 发球后的还原:基本上还原至接发球的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站位还原至接发球的基本站位。 重心的还原要稍低,膝关节位置低,眼睛接近与网平视,以便积聚力量抢。 手臂还原至接发球的基本姿势。 
 
2 接发球后的还原:基本上还原至接发球的基本站位和基本姿势。站位还原至接发球的基本站位很重要,此站位相当于围棋中的“三三”点,是乒家必争之地,能守能攻。 重心的还原要偏高,以便第四板的积极防守(防守的要求是从上向前下方用力,重心较高)。 手臂还原至接发球的基本姿势有利于防守和两面进攻。
3 抢后的还原:站位不必还原至接发球的基本站位,但还是要稍稍往那边靠一靠。 重心的还原要偏高,保证连续进攻的高重心。 手臂的还原很重要,基本上(也只能说是基本上)是从原路返回至接发球的基本姿势;也有不从原路返回而是顺势画圈的,俗称“捣浆糊”,这是一种错误的手臂还原,容易导致连续攻动作的变形(常见如抬肘)和多余;而从原路返回比较简洁,要求有手臂的制动动作,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手臂要收紧。
4 第四板防守和第五板连续攻的还原:第四板防守为攻防转换准备,还原强调高重心;第五板连续攻强调重心的还原,左腿的膝关节绷上劲,移动重心时撑住并发力蹬地,利于迅速还原。
5 当然,还原还要根据战术的安排:发长球或不转者,重心的还原不一定要低;快速度对抗中手臂的还原不必返回至接发球的基本姿势,而可直接从原路返回引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1-4-10 18:48:00

[转帖]直拍推挡十忌


发球、发球还原、接发球预动的三位一体的原理浅谈

 

发球、接发球是比赛开始的第一步,所有的技术战术都要从此开始,如何做好发球、接发球,是打好比赛的关键,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自己的体会,我发现:发球、发球还原、接发球预动其实都是有着同一个动作原理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掌握好这个原理,就能更好的掌握发球、接发球的具体细节。

   下面我们先从发球开始说起,发球有发直线和发斜线两种基本线路,发不同的线路,身体的动作是有区别的,下面是王励勤发直线和发斜线球的发球图片,从图片可以看出,发直线时,身体左转程度大,发斜线时身体左转程度小。发直线球时,身体向左转,发力磨擦球结束那一瞬间,身体与球台底线近乎成45度,发直线越偏正手位,这个角度越小。

   发斜线球是,身体轻微向左转动,就可发力磨擦球,想把球发到反手位的小三角,甚至不需要转体动作。

   发球的线路由身体的转动程度来控制,手臂和手腕的作用只是磨擦和撞击球,调节旋转。
   请注意观看王励勤发球时的左脚跺地时,左脚尖有一个向左扭转的动作,左腿向左转,这样可让身体的肌肉产生一个向左转的力量,更有利于发球后的还原。

   发球还原的方式我所知道的有三种。一种是右脚向右迈一步,左脚再微向后退一小步;第二种是右脚向右迈一步,再用左右脚垫一步同时着地;三是右脚向右迈一步,在迈的过程中,左脚同时向后蹬退一小步,左右脚再同时落地。王励勤的发球采用了第三种方式,第三种方式男子国手级用得比较多。王皓、马龙、马琳、许昕等都采用,大家在看比赛视频时可注意观看。我的个人感觉是这样还原速度更快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1-4-10 18:48:00

[转帖]直拍推挡十忌

细说晓霞 击球还原不及时带来的问题

 2010-12-01 10:21:00 乒乓世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亚运会决赛前两局晓霞明显被郭跃的速度压住,晓霞球速慢一时成了大家的话题。但晓霞的球速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球速慢对技术水平有多大影响哪?本人试着说说。

  影响球速的因素有很多,这里我们仅分析挥拍动作对球速的影响。通常大家的击球动作是这样的:

  1.准备击球。典型的是接发球,由于不知道对方的来球落点,所以准备击球时手的位置通常要照顾到击正手球、反手球、长球、短球等等多种需要,这是手的位置比较中庸,一般放在体前偏中的位置。我们这里称为“准备位置”。

  2.引拍。判断好来球后,转体、手臂向后下方运动到一个适当的位置。我们将这个位置称为“起点位置”。

  3.挥拍击球。

  击球之后正确的做法是应当迅速还原,准备击下一板球。常见的错误是动作之一是还原不及时。一种是挥拍完毕之后有一个停顿,不立即还原。另一种是挥拍完毕之后还原不到位,在“准备位置”有一个停顿,然后再引拍到起始位置。以上两种错误动作都会放慢击球动作速度,降低击球质量,或直接引起击球失误。

  挥拍运动快,可以击来球的上升前期,容易借力,回球速度快、量大,相持起来可以压住对方。

  挥拍运动慢,只能击来球的高点或下降期,相持起来只能抬着打,被动相持。

  挥拍运动过慢,抬手不到位,击球失误。

  正反手转换击球、变线击球时由于增加了过渡动作,使得整个击球动作需要更多的时间,还原不能及时就可能仓促之中抬手不到位,导致击球失误。

  晓霞就有这种错误动作。

  大家请看亚运会决赛的第三局晓霞对郭跃的比赛。当时郭跃12:11领先,晓霞发球。这个球共打了5板,晓霞击球3次,郭跃击了两次,我们仔细看一下每一板球。 

  1.晓霞发球到郭的中路。

  2.郭将球回到晓霞中路,图1-2。

  3.晓霞又将球回到郭的中台,图3-4。

  4.郭将球回到晓霞的反手,晓霞的击球的手没能及时还原,图5。

  5.小霞变线击球出界 图6-8.

  这里有几个看点:

  1.如果不变线对打晓霞不失误(图1-4)。

  2.晓霞还原有停顿延误了时机(图5)。

  3.变线需转体、调整手的角度占用了时间(图6)

  4.时间不够导致击球抬手高度不够击球出界(图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兵乓好友 楼主 2011-4-10 18:47:00

[转帖]直拍推挡十忌

如何提高乒乓球实战中的预判能力

 

在乒乓球实战中,乒乓球的变化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而且不同胶皮不同打法的击球也有很大的区别,要想将所有的情况进行预判论述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但是有很多预判是可以根据本方的击球的情况进行分析后取得的,因此本文的中心主要是围绕本方的击球性质而决定对方的回球性质部分展开论述。

         一、对回球线路的预判   (根据本方的击球路线预判对方的回球线路 )

         1、当本方击球是直线球时,对方的最大的回球线路是我方直线和斜线,如对方回直线球,则我方基本不需移动步伐就可以回击来球,而如果对方回斜线球,则我方必须(向斜线方向)移动步伐才能回接来球,此时回接对方的斜线球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当本方击出直线球后,就要有准备的适当的(向斜线方向)移动步伐,从而使站位能照顾好回接直、斜线两种回球。

         2、当本方击球是斜线球时,同理,对方最大的回球线路是我方斜线和直线,如对方回斜线球,则我方不需移动步伐即可回击来球,对方回直线球,则我方必须(向直线方向)移动步伐才能回接来球,此时回接对方的直线球的难度就较大了,所以当本方击出斜线球后,就要适当的(向直线方向)移动步伐。

         3、当本方击球到对方中路时,对方最大的回球线路是由中路直我方左右的两条斜线,此时本方只需将站位调整到站在中路偏左的位置(以右手持拍为例)准备回接球即可。

         二、对回球长短的预判 (根据本方的击球长短预判对方的回球长短 )

         1、但本方击球为近网短球时,对方的回球有两种可能,一是回短球(包括摆短、快搓、轻挡近网等),另外是回长球(包括劈长、挑打等),如本方的击球十分的短,则对方基本很难回出长球(专业除外),只需重点关注近网短球就可以了,否则要适当站位,兼顾回击对方的长、短球。

          2、当本方击球为长球时,对方的回球基本只有一种可能,即回球仍然是长球,(由于力量反弹的原理,对方不可能回成短球),此时只需把注意力放在回击长球的准备上即可,而不必考虑如何接短球。

         三、对回球落点的预判

         对回球落点的预判可参照上述两种预判 结合考虑,再此不再赘述。

        四、对回球旋转的预判

        由于乒乓球旋转变化十分复杂,不同旋转的种类较多,论述起来也较困难,暂时尚未考虑好如何论述对旋转的预判,也请广大球友开动脑筋,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提出高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tone610215 2011-8-15 23:23:00
楼主写的很专业,一定是高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