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乱谈底板的弹力效应

没事找乐 2011-6-2 12:37:00
   

这里讨论的不是整体形变与局部形变,也不是面材、力材、芯材不同搭配而形成的外柔内刚或外刚内柔这样的分类,也不是讨论是否持球,因为我现在也没搞明白。而是我根据直观感受对底板类型进行的简单分类,分析的对象是选材上乘、工艺精良、刚性良好、整体通透的专业底板。

ffice:office" /> 

1、弹力效应与分类

在击球时主要能感受到两种弹力效应:蹦床效应与跳板效应。蹦床效应就是底板受力凹陷形成的反弹力,跳板效应就是底板受力弯曲形成的反弹力。这两个效应的强弱组合大体可以形成四个类型的底板。

蹦床效应强,跳板效应强,软板、底劲足,适合中远台以摩擦为主的强力弧圈,代表是纯木软五夹。配胶要求是硬、海绵支撑强、胶面挂球。

蹦床效应强,跳板效应弱,中软、底劲较足,适合中近台的快速弧圈,代表是各种加入纤维的薄板、较软的七夹。配胶要求是中硬、易透板、弹性好。

蹦床效应弱,跳板效应强,中硬、底劲较足,适合近中台的快速弧圈,代表是较硬的五夹、硬而薄的七夹、碳素板等。配胶要求是中软、易透板。

蹦床效应弱,跳板效应弱,硬板、底劲一般,适合近台快攻打法,代表是而厚的七夹、碳素板等。

 

2、影响弹力效应的因素与选拍

两个效应主要与材料、厚度、板面尺寸、拍肩大小等因素有关。材料越硬、厚度越大两个效应越弱;板面越大,蹦床效应越明显;拍肩越小,跳板效应越明显。

选拍是不仅要关心厚度、重量、选材等基本指标,还要关心底板的通透性,及底板的整体性,用左手拿着手柄,右手敲击板面,应该声音高亢,洪亮,有丝丝震动传递到手柄。最后,两手扳一扳底板,拍面整体弯曲的底板应该属于软板,只在拍面根部有形变的,应该属于中硬板;如果看不到形变,应该是硬板或中软板。

了解了底板的大体分类,可以使你在配胶是少走些弯路。

 

3、弹力效应的调整

一只底板在材料、厚度方面几乎没有文章可做。想要是底板硬朗一点,可以磨小拍面,同时还可减小重量。想使底板柔和一点,可以收一收拍肩。

 

4、几点进一步说明

1)以上只是一个大体分类,底板性能千差万别,很多底板并不能严格的归为哪一类。另外这个分类也要针对使用者的力量条件,对王大力来说可能都属于软板,对力量小的人来说软板可能不觉得软。适合自己的底板,应该是发78成力时能打出明显效应为宜,业余球手能板板打出全力的机会很少。太容易打出效应也不好,发大力量时天花板效应明显,出不来高质量的球。

2)不鼓励在底板上做手脚,一个原因是一旦动了就回不去了,改不成功底板就废了,另一个原因是动了底板想出的时候比较困难。除非是比较低端的底板,从来没想过要出掉,而底板性能方面确实有你不太满意的地方,通过微调可以改善。真要动,切忌一步到位,一点一点的试验,比较保险。

3)个人目前技术特点以前冲弧圈为主,比较喜欢中硬的板子,即板面硬朗,跳板效应明显,打起来手感柔和,上台率高,借力好,轻快省力,对套胶的弹性要求低,6070元的国套打起来很好。缺点是牺牲了一点方向的控制精准度。

4)有的人喜欢不停的换板,总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有的人一块板子打几十年,认为自己的板子就是最好的。而我喜欢在自己的板子上做手脚,自己动手调整到最佳状态。目前我的一只芳碳、一只薄硬七夹都非常好打。昨天试了球友的ZLC,只感觉到了蹦床效应,没感觉到跳板效应,出球挺快,弧线比较平直,但感觉威力不大,没有砸在台上再向前猛蹿的感觉。显然自己的力量条件配不上这只拍子。,

 

 

以上观点纯是自己悟出来的,在脑子里形成条理大概两周,写出来用了多半天。

 

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大侠斧正。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3条评论

tracy0531 2011-6-2 13:07:00
[em1002]
主板:YasakaYE 7 Power+天弓三+729天翼;副板:银河金星V1 + 银河水星 + 729天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没事找乐 楼主 2011-6-2 14:51:00
用过的板子比较少,不好列举呀。欢迎各位大侠对了解的底板,大体归类跟帖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6-2 15:25:18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没事找乐 楼主 2011-6-2 14:53:00
麦版发言啊,想听听你的观点、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最爱曹臻 2011-6-2 15:04:00
好文章,长了不少见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zj5597 2011-6-2 15:05:00

不错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莫奈 2011-6-2 13:38:00
要是结合底板说明的话,此贴必火,呵呵呵
[img][/img] 物是人非事事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没事找乐 楼主 2011-6-2 15:24:00

打攻球的感觉底板发空,是因为底板两个效应均明显,发力与效应不合拍。

打弧圈的感觉底板死硬,是因为两个效应均不明显,同样借不到力。

中软、中硬适合大部分人人群,中软相当于弧快板,中硬相当于快弧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没事找乐 楼主 2011-6-2 17:21:00

两个效应都有一点,且均衡的,可称为全面的底板,如蝴蝶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k7933289 2011-6-2 19:53:00
看帖是学习,回帖是美德,好贴就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