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关注马龙、张继科、闫安

firedphoenix 2011-9-30 16:52:00

最近看了马龙、张继科一战,也粗看了小张与闫安的公开赛。这三名球员,都是俺稀饭的年轻“有为”的好青年。

 

三人中,马龙的技术最为丰富。台上接球变化多端,防不胜防;近台借力回头回击力超强;中远台正反手对拉也是一样的强悍。单纯从击球技术而言,马龙是新一代横板的杰出代表人物,感觉史上球员,他的攻击技术丰满程度堪称为一。从我能看到的一些视频上来说,技术上,马龙最大缺陷之一,是他的步法,还不足以支撑他手上、身体上的技术:比如对手进攻,他伺机在远台正反手反拉后,对手回球无力时,马龙向前跑位拉下降期,出现问题概率很高,经常因为重心不到位(或者说硬球转软球时球感调节不到位),拉漏,或者下网;结果造成本来非常强悍的球,却主动失误,给对手送了分。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也可以认为马龙对软、硬球的变化还不够适应,调节能力还稍差一点,所以,他的攻击手段,打顺了,无坚不摧,打不顺了,一再送分。从奥地利公开赛来看,马龙的心理稳定性在逐渐得到锻炼,他虽然缺少人来疯的那种运动员大赛易发挥的特质,但他的技术强势若与稳定的心态相融合,也将会让他成为一方宗师。当然,马龙球风太好,太追求“道德”,即便是面临他的“对头”张继科,仍然很诚实地帮助对手说服裁判承认对手的擦边球。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是一代宗师,为人称颂,但没有那种为利益不择手段的“坏”,难成王者。

 

相比而言,张继科,这小子就比较“坏”。在早两年乒超中,我看到过他与王励勤的对战,他认为是擦边的球,裁判没认,这小子就把拍子往台上一扔,转来转去,停止比赛。最后,居然是裁判没办法,做出妥协,把分判给了张继科,当然,王励勤或多或少受了影响,最终输给小张。在最近中国公开赛,闫安首战中看起来确似有擦边球,后面也示意过擦边,在能看到视频中,小张没有象马龙一样为对手争取。从利益、立场角度看,这没有错误,缺少了宗师风范,却有了为利而谋的王者气息。技术之外的话说多了,嘿嘿。张继科的技术,虽然远不及马龙丰满,而且正手逆旋、反手拧也逐渐被世界好手们适应,但他的拧仍然保持有较大威力;他对球性软、硬的控制,对弧线高、低的控制,要比马龙的感觉更强;他的正手反拉,加转、前冲的转换弧线高低的转换(主动或被动的)非常多,与马龙对战中,这种转换常让马龙失误。张继科的反手防守变线,利用得非常充分,直接得分概率相当高,这弥补了他反手台上拧拉强、弹击发力少、台外反拉比马龙弱的缺陷。张继科的反手接长球差的弱点有好转,正手短球较差的弱点虽然仍然被马龙利用,但也比以前有进步。小张台上的技术,有待加强,人性不同,球风上不一定要象马龙学习,但技术上,的确应向马龙看一看。

 

闫安,我看到他的视频非常有限,大概只有两三个。一看到他的正手动作,就感到他正手球超一般地转,从他对手接球的反应来看,的确如此。许昕反手压不住,直接飞的球一大筐,小张反手直接飞出的也不少。正手的转,是闫安的一大亮点。而反手,闫安主动发力稍少一些,有点象女子的反手。闫安台上球还须要锻炼,与小张,接发冒高的不少,直接起板攻击的准确率也需要提高。发球不落下风,且不说,闫安正手、相持,是他黑马的支撑力。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3条评论

gc88185577 2011-10-1 12:13:00
楼主概括得太精辟了,收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iredphoenix 楼主 2011-10-1 07:36:00
恭喜马龙,这个亚洲杯,马龙打得也不容易——这也许就是目前马龙的风格,打顺了无坚不摧,打不顺了,屡屡攻击送分而败。步法、对软硬球节奏的变化需要继续锻炼,尤其是正手强反拉后对手回的较弱的那一板攻击,应该专门再去训练、体会
红鸟正蓝省反敏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fanwen4710 2011-10-1 14:48:00
大力与马龙我都很看好啊,呵呵
底板:TO(行) 银标科贝尔(正在处理底板潮湿问题) 正手套胶:狂飙3(39) 反手套胶:XIOM 唯佳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