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猜想直板未来的技术突破口

dk2dk2 2013-12-30 02:18:00
?众所周知,当今乒坛横板是主流,而直板日渐式微。我曾断言,直板如果不出现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或者改良,王皓之后,恐怕再难有辉煌!

我最近就想到,在直板众多以细、巧为特点的技术中,其实直拍的侧切是个突破口。侧切虽然横板也有,知名运动员中中国的孔令辉是最先使用者,但是因为直板握板的先天优势,手指手腕,尤其是手指对力道和板型的更精确的控制,化解力量和旋转的太极手法,使得它比横拍侧切要顺手,要犀利,要更丰富,控制起来要更随心所欲(参看马琳)。

业余里大家当然用得少,但对于专业队员,尤其是强力弧圈注重进攻的球员,侧切其实很致命,算是以柔克刚的极致表现,这点相信大家在专业比赛中能看到,侧切除非不用,一用基本上得分率很高,就是这个原因。

个人觉得,侧切是直板唯一有可能比肩横板霸王拧的高级技术(横打当然也能拧,但发力负担重,要出质量比横板难)。只不过这玩意难度太高,对手感要求太强。

想象一下,如果今后随便着球员技术水平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直板侧切成为像反手拧一样的常态技术,那会是什么情景?

我想直板一定会扳回不少劣势,而整个乒坛也将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至少,弧圈球的”猖狂“程度立马就要得到一定的”抑制“(以后当拉球还得考虑会不会被那些站在近台的直板人们侧切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个技术虽然难度大,但以现在人的能力,完全有可能使之规范化,科学化主流化。它不像擦边,靠的是运气,而是实实在在的手法,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可循就意味着人人都能掌握。

想想当初反手拧刚刚出现的时候,出球质量是什么样?那个时候恐怕人们也只把它当作一种调剂式的“旁门左道",谁能想到,短短十来年,已经发展成为如此强势和主流的手段?
所直板要寻找一条出路,不妨可以尝试深入这些原下的”非主流“,不起眼的小众技术,使之主流化,就一定可以让发掘它的潜力,使之焕发出真正的威力。而作为一项以技巧取胜的运动,人们也更乐意看到更多,更精妙的新技术加入进来,丰富它的殿堂。不光是强大而直接的进攻,还有细腻的防守与转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30 2:25:34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1条评论

直板老狠了手机认证 2013-12-30 08:29:00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送鲜花一朵鼓励!
主板:MAX+斯沃瑞L 05 副板:五轮柳+05 备板:五轮金+大巴 clcc vis szlc [replyview][/replyvie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甜猪手 2013-12-30 09:21:00
即使是马琳,也只是在跟非主力队员打时能这么玩,马王张许,樊周闫方,要么没机会玩,要么把自己玩废,偶尔,不得已为之,开胃小菜,上不了大席面。
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gsjxzzz 2013-12-30 10:0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刘小t手机认证 2014-1-2 11:52:00

一句话,以后是速度和力量的时代,且横板小球技术也在发展,直板挺起来太难了,除非回小球时代。。。

 

我也是直板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庄周迷蝶 2014-1-2 17:46:00

难啊,直拍难过。等自然淘汰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anghuacai 2014-1-2 22:48:00
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是形成保护机制。
系一系护膝,轻轻的我走了,不带走一面金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青蛙王子 2014-1-12 21:00:00
QUOTE:
以下是引用dk2dk2在2013-12-30 2:18:00的发言:
?众所周知,当今乒坛横板是主流,而直板日渐式微。我曾断言,直板如果不出现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创新或者改良,王皓之后,恐怕再难有辉煌!

我最近就想到,在直板众多以细、巧为特点的技术中,其实直拍的侧切是个突破口。侧切虽然横板也有,知名运动员中中国的孔令辉是最先使用者,但是因为直板握板的先天优势,手指手腕,尤其是手指对力道和板型的更精确的控制,化解力量和旋转的太极手法,使得它比横拍侧切要顺手,要犀利,要更丰富,控制起来要更随心所欲(参看马琳)。

业余里大家当然用得少,但对于专业队员,尤其是强力弧圈注重进攻的球员,侧切其实很致命,算是以柔克刚的极致表现,这点相信大家在专业比赛中能看到,侧切除非不用,一用基本上得分率很高,就是这个原因。

个人觉得,侧切是直板唯一有可能比肩横板霸王拧的高级技术(横打当然也能拧,但发力负担重,要出质量比横板难)。只不过这玩意难度太高,对手感要求太强。

想象一下,如果今后随便着球员技术水平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直板侧切成为像反手拧一样的常态技术,那会是什么情景?

我想直板一定会扳回不少劣势,而整个乒坛也将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至少,弧圈球的”猖狂“程度立马就要得到一定的”抑制“(以后当拉球还得考虑会不会被那些站在近台的直板人们侧切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这个技术虽然难度大,但以现在人的能力,完全有可能使之规范化,科学化主流化。它不像擦边,靠的是运气,而是实实在在的手法,有规律可循,有规律可循就意味着人人都能掌握。

想想当初反手拧刚刚出现的时候,出球质量是什么样?那个时候恐怕人们也只把它当作一种调剂式的“旁门左道",谁能想到,短短十来年,已经发展成为如此强势和主流的手段?
所直板要寻找一条出路,不妨可以尝试深入这些原下的”非主流“,不起眼的小众技术,使之主流化,就一定可以让发掘它的潜力,使之焕发出真正的威力。而作为一项以技巧取胜的运动,人们也更乐意看到更多,更精妙的新技术加入进来,丰富它的殿堂。不光是强大而直接的进攻,还有细腻的防守与转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30 2:25:34编辑过]

主板:狂飙龙2,正手许绍发龙卷风,反手焦点三。 备板:狂飙龙1,正手海夫蓝鲸三,反手焦点三。 收藏:马龙、唐鹏、江天一、刘国栋签名波尔alc,蝴蝶王 vi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ngubi 2014-2-25 11:25:00

能找到机会“侧切”的球太少了,对方来球如果太快,我方只能推挡防守,“侧切”的动作比推挡大,会来不及;对方来球如果慢,我方就直接进攻得了,攻球比“侧切”威胁要大吧?如对方来球太轻,借不上力,没法“侧切”(“侧切”或可理解为改变方向的推挡,是要借对方的力的);如对方来球又快又重,我方手忙脚乱,能防住已不错,那还顾得了什么采用技术。一家之言,方家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塞翁 2014-3-4 11:29:00
侧切太保守,只能少用。我认为直板的未来是两面异质四面攻,变化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