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初级启蒙阶段的技术训练

第一时间 2012-10-13 13:45:00
<font face="Verdana">谈初级启蒙阶段的技术训练(一)按照传统的年龄分段,我们可以把12岁以下称为初学训练阶段,其中又可以把10岁以下叫作启蒙训练阶段。启蒙训练阶段从成材的角度来说,是最基础的最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一阶段的技术训练,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建立起各个主要的单项技术完整动作的基本结构,要进行一些简单的结合技术的有规律和无规律的练习,培养战术意识,并学会和掌握相应的战术,初步形成打法类型和技术风格。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早启蒙的时间一般都提前在5到6岁就开始了,年龄的适当提前,启蒙训练起步时的难度就肯定会有所加大,第一是儿童本身的发育还没有达到可以准确掌握技术的水平,这就意味着初学时队员错误动作的出现几率会有所增加,因此,对教练员在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与纠错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挑战;第二是根据乒乓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要求教练员高屋建瓴、总揽全局,要有科学的训练理念、清晰的训练思路、明确的目的任务、完整的计划和进度安排,才能驾驭和把握训练的主动权;第三是启蒙训练时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教练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引导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掌握适宜的训练方法。我们可以把早期的启蒙技术训练分为三个基本的教学单元,第一是球性、球感的练习;第二是徒手的辅助练习;第三是台上的模仿练习。完成这三个单元的练习之后,就正式进入了单项基本技术的学习阶段。上面说到的第三个单元的练习实际上就是进入单项基本技术练习的自然过渡期,划分单元的目的是使我们更好的明确技术训练应该遵循一条什么样的路径,而这条路径既要符合训练对象的身心特点,又要符合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的基本规律,从而减少训练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加速学习技术的进度。启蒙训练的路径是重要的。比如,在没有初步具备球性和球感之前,开始就采取徒手挥拍的模仿练习,继而很快的过渡到台上练习,其效果和技术学习和掌握的进度就要比通过球性和球感练习后再上台练习的要相差甚远,道理很简单,不管身体条件再好的儿童,都不能自然而然的跨越球感和球性这道门槛,一个具有球性和球感的队员去学习动作,就要比球性和球感都生疏的队员不仅在进步幅度上会大得多,而且错误动作出现的频率也会少得多。关于球性与球感的练习,方法是多样的。这里,把常见的一些方法简单的介绍如下。一、持球练习:1、将球停在球拍上不掉下,用来练习球拍持球的感觉,学会控制拍形;2、持球转体、转向,稳定持拍动作,使身体与球拍合而一体,提高对拍形的控制能力;3、持球走、跑或做其它形式的运动,进一步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二、拍球练习:1、原地用手拍球练习,熟悉球的弹性;2、原地持拍拍球练习,学会用球拍掌握球的特性;3、走动、跑动或其它运动形式下拍球,加深对球性的熟悉程度。三、垫球练习:1、原地垫球,感觉球的弹性和特性;2、走、跑中垫球,提高控球的能力;3、垫落地球,掌握球的特性;4、垫高球练习(可以进行高、低垫球的结合练习)。5、垫球中做转体或其它形式的运动,使身体的运动与掌握球的特性结合起来。四、击球练习:1、对墙击球,熟悉球性,掌握击球节奏和力度;2、对墙击落地球,熟悉球性,掌握外界复杂条件下(变化下)的击球节奏和力度;3、对墙击落台球,掌握球的反弹特性;4、低姿近距离对墙击球(包括击落地球),变换击球条件,熟悉球性;5、相互垫球传接,可落地也可不落地,掌握击球力量。五、抛球练习:1、非持拍手低抛球练习(持拍手持拍);2、非持拍手高抛球练习(持拍手持拍);3、高抛球后持拍手持拍接球(可以结合进行垫球);目的,为掌握发球抛球的辅助练习。本篇主要介绍球性和球感方面的几种基本练习,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可以将上述各类练习创编成游戏的形式。同时,大家在训练时还可以采用更多更广泛的方法,凡是有利于提高球性与球感的练习都可以借鉴过来。为了便于后一单元的学习,在儿童开始接触球拍的时候,如果能确定今后的持拍,最好教会他们正确的握拍方法,并在上述练习时坚持下来。如果持拍还不能确定,但也要注意基本符合握拍的姿势,以免影响今后的技术训练。</font>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9条评论

第一时间 楼主 2012-10-13 13:46:00
<font face="Verdana">谈初级启蒙阶段的技术训练(二、步法的入门练习) 与球性、球感的练习一样,启蒙过程中就要开始对步法进行一些初步的训练,千万不要把技术的手法训练和步法训练割裂开来,而应该始终结合在一起进行。手法的训练能改善身体各个部分的协调能力,步法的训练则从移动的角度对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手法与步法的结合练习,可以挖掘和发挥儿童的灵性,使之在今后学习和掌握技术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步法的练习先进行入门的训练。一、走的练习:1、原地的提踵练习,体会脚尖的用力;2、脚尖走,包括走直线和侧向走,体会移动中脚尖的用力和踝关节的弹性;3、低姿下蹲走,改善大、小腿的协调程度;4、低姿与高姿侧向大跨步横向走;5、原地与行进间小步(碎步)走,学会踝、膝、髋依次蹬直,为今后传递力量做准备;6、前进与后退的疾走,掌握前进与后退的落脚方法;7、闭目走,培养方位感和距离感。二、跑的练习:1、原地碎步跑,直到动作失衡和不协调,加快跑的动作频率,改善身体的协调性;2、跑的急起、急停、疾跑中听信号后转身折反跑,改善身体的灵活性,提高操纵身体的能力;3、疾跑中的前进与后退跑,学会身体的制动与缓冲,提高即刻反应速度,改善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4、交叉步跑,体会踝、膝、髋的转动,提高关节的灵活性;5、高抬腿跑,加强大、小腿力量的培养;6、后踢跑,车轮跑,改善大、小腿之间的协调性;7、侧向跑,转身侧向跑,学会侧向跑动,体会脚掌对方向的控制;8、绕球台8字跑(至少两张球台),增强操纵身体的灵活性,改善身体的协调程度。三、跳的练习:1、单腿连续跳,或换腿跳,增大腿部力量,协调身体能力;2、双脚跳(蛙跳)、连续双脚跳,增大腿及腹部力量,提高爆发力水平;3、低姿兔跳,连续兔跳,提高小腿的爆发力;4、跳台阶,提高踝关节的灵活性与腿部力量;5、转体跳,体会方向感;6、侧向跳、并步跳,体会脚掌控制方向的能力。四、滑的练习:1、碎步滑,转体碎步滑,提高脚下自我控制能力;2、前、后、左、右滑的练习,体会不同方向移动时脚掌的控制状态;3、听信号或看手势进行变向的滑的练习,提高视觉反应、听觉反应能力,掌握快速起动的方法;4、走与滑的交替练习,跑与滑的交替练习,提高变换移动方式的能力。 通过上述练习后,就可以进行具体的步法移动教学了。启蒙阶段的步法教学大致顺序与内容基本上是:1、步法的模仿练习,主要内容是单步、换步、跨步、并步、跳步。开始也可以作一些辅助性的练习(详见步法辅助性练习一文),自然的将儿童引导到合理的步法训练上来;2、模拟步法练习,上述内容的手法与步法结合,开始可以徒手进行,待掌握基本的移动方法后再结合持拍的步法练习,注意身体的协调性;3、多球情况下的步法练习,及以掌握步法为主要任务的训练过程,通过多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移动方法;4、陪练、对练中的步法练习,主要是通过各种球路的练习来体现,在单项基本技术初步定型后就可以开始,不能等单项技术十分熟练后才进行移动的练习,要明确,移动练习同样也是提高技术质量和进一步使动作稳定和熟练的过程,移动中掌握动作要比定点情况下掌握动作的难度要大,但它更具有实用性和实效性,这样形成的动力定型才具有实际意义。5、双打的步法练习,从小进行一些双打的练习很有必要,双打的最大特点就是移动,而且是在判断基础上的移动,对从小培养儿童学会判断的习惯以及移动的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双打移动的距离和移动的方式都比单打的要求高而且复杂,更加有利于步法的形成和提高移动的能力与质量。6、教学及比赛中的步法练习,通过教学比赛,重点发现步法教学中的存在问题,然后通过专门的步法练习得到改进,对于教练员来说,对队员的步法训练的重视程度应该高于对手法的重视程度,因为队员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决定其发展空间的不是手法而是步法。</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第一时间 楼主 2012-10-13 13:46:00
<font face="Verdana">谈初级启蒙训练阶段的技术训练(三、单项技术的教学)启蒙训练阶段我们又可以把它分为两个时期,即启蒙训练阶段的前期与启蒙训练阶段的后期。 前期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学会正确的握拍方法和击球前的准备姿势,然后进行单项技术的系统性练习,结合技术的基础性练习,简单的战术练习。 单项技术的练习应在来回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击球的技术质量,并与步法结合,初步建立起主要单项技术的完整动作结构,即我们所说的动作的基本定型。在单项技术练习的起步阶段,要通过讲解、动作示范、图象表述等方法,对参加训练的儿童进行直观教学,多运用启发性的提问,帮助他们分析动作上的特点,诱导他们积极思维,建立起动作的表象,然后经过模仿动作的徒手练习,再去上台进行辅导。要更多的使用多球的手段进行技术的教学,提高进步幅度,矫正错误动作。要把徒手练习、台上的喂球练习、多球练习、陪练对练、教学游戏等多种方法综合起来,使训练过程充满趣味和活力。单项技术训练内容技术名称教学内容目的任务和基本要求正手攻球正手位、侧身位近台攻斜、直线包括与基本步法结合起来的有规律的走动推挡(快拨)反手位近台推、拨斜、直线反手位1/2台有规律的走动推、拨反手攻球反手位近台攻斜、直线反手位1/2台有规律的走动攻搓 球快搓、慢搓及节奏变化正、反手半台有规律的走动搓拉 球正手位、侧身位近台拉斜、直线与基本步法结合起来的有规律的走动削 球正、反手削斜、直线球与基本步法结合起来的有规律的走动,包括前后左右方向与搓球技术结合发 球正手发平急球、奔球和下旋球 可结合练习其它发球接发球学会用推、攻接上旋发球,用搓、拉接下旋发球、加强对旋转判断的教学,初步掌握判断旋转的基本方法步 法单步、换步、并步、还原步结合走动的技术练习后期的训练的特点是在前期训练的基础上不断深入,单项技术这一块的训练重点是提高训练水平,改进技术动作,基本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同时发现和培养儿童单项技术上的优势,为下一步打法类型的确定作好准备。训练水平的提高包括儿童在技能、机能与能力上的提高,技能表现在技术质量、变化能力、适应能力上。技术质量涵盖了技术的稳定、准确以及技术在速度、力量、旋转方面的要求;变化能力主要指落点与旋转的变化能力;适应能力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应变能力,包括适应对方在落点、旋转、节奏的变化和不同打法及不同球拍性能方面的能力。技能与素质能力主要有反应能力、判断能力、爆发力、摆速、步法、协调性以及专项方面的持久力(耐力)。 单项技术的深化是这一时期的重点,大致内容是: 一、正手攻 1、初步掌握突击、扣杀技术; 2、基本掌握攻台内球、快带技术; 二、推挡(快拨) 1、初步掌握加力推、拨,推、拨接一般弧圈球技术; 2、学习和初步掌握近中台推、拨技术; 三、反手攻球 1、学习和初步掌握发力攻; 2、学会和初步掌握攻台内球技术; 四、搓球 1、初步掌握搓加转球和搓不转球技术; 2、学习搓底线长球和近网短球技术; 五、拉球 1、初步掌握中台对拉技术; 2、在稳拉的基础上学习快拉技术; 六、削球 1、在稳削的基础上学会削加转,削不转技术; 2、削一般弧圈和中、远台接突击球; 3、学会削中扣杀等削中反击技术; 4、削中路球技术; 七、弧圈技术 1、学会正手拉、侧身位(先学加转后学前冲)拉斜、直两条线,并进行走动练习; 2、学会反手拉一般弧圈球; 八、发球 1、学会和掌握下旋、上旋发球(包括侧转)、转与不转发球; 2、学会采用相似手法发不同旋转、不同落点的球; 九、接发球 1、学会用攻、拉、推、削、搓等技术接发球; 2、初步学习接发球摆短技术; 十、步法 1、学会使用跨步、跳步、交叉步; 2、学会各种结合步。</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imoque 2012-10-13 20:28:00
感谢分享!
受过教育的人的一大使命是向人们展示一个更加美好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http://limoque.blog.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开开心心就好 2012-11-2 09:22:00
老师问一个学生:“你怎么上课时老睡觉?” 学生马上答道:“因为我是特困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出来炸道 2012-11-14 11:03:00
大学开学前都要进行军训,全年级新生都在一个操场上训练。我们教官为了找一块大一点的地方,带着我们一会儿左转弯,一会儿右转弯,一会儿右后转弯,忙活了好长时间。队伍里有个同学忍不住问道:“教官,你是在玩‘贪吃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2012-11-15 09:20:00
老师: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理想”,全班同学都写的是《买彩票中了大奖》,就你的儿子不一样。家长:呵呵,我就知道我儿子没那么俗。那我儿子写的什么?老师:《天天中大奖》。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视乒乓为信仰 2012-11-16 09:29:00
无聊就是无人跟你聊天。无聊就是无人跟你聊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唯快不破 2012-11-17 12:52:00
“听说你和女朋友分手了?”“是的。”“为什么呢?”“我把他放到民一张铺满玫瑰的床上……”“那不是挺浪漫的吗?!”“可我忘把刺去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拉故我在 2012-11-18 12:48:00
某主持人赛前讲注意事项:“大家要等我说完‘开始’以后在抢答。”然后又进一步强调说:“一定要等我的‘始’出来后在抢哦!”
个人弱小,集体强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