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怎么发转的下旋球

wgh手机认证 2012-11-14 10:27:00
 
<p>怎么发转的下旋球</p>
<p>一、与转有关的因素</p>
<p></p>
<p>1、&nbsp; 底板质量</p>
<p></p>
<p>2、&nbsp; 胶皮质量</p>
<p></p>
<p>3、&nbsp; 肌肉类型</p>
<p></p>
<p>4、&nbsp; 悟性不同</p>
<p></p>
<p>5、&nbsp; 神经类型</p>
<p></p>
<p>6、&nbsp; 引拍位置</p>
<p></p>
<p>7、&nbsp; 挥拍速度</p>
<p></p>
<p>8、&nbsp; 手腕力量</p>
<p></p>
<p>9、&nbsp; 球的质量</p>
<p></p>
<p>10、下落速度</p>
<p></p>
<p>11、吃球部位</p>
<p></p>
<p>12、击拍部位</p>
<p></p>
<p>13、拍型角度</p>
<p></p>
<p>14、触球力量</p>
<p></p>
<p>15、摩擦力量</p>
<p></p>
<p>16、脱板时的制动速度</p>
<p></p>
<p>17、全身协调发力。</p>
<p></p>
<p>二、分析如下</p>
<p></p>
<p>1、拍子质量</p>
<p></p>
<p>不同的底板,当然击打球、摩擦球后的质量会不同,非本文重点,不谈。</p>
<p></p>
<p>2、胶皮质量</p>
<p></p>
<p>不同的胶皮,当然击打球、摩擦球后的质量会不同,非本文重点,不谈。</p>
<p></p>
<p>3、肌肉类型</p>
<p></p>
<p>不同的肌肉类型会有不同的发力效果,非本文重点,免谈</p>
<p></p>
<p>4、神经类型</p>
<p></p>
<p>不同的神经类型会有不同的发力结果,非本文重点,免谈</p>
<p></p>
<p>5、悟性不同,结果自然不同,不谈。</p>
<p></p>
<p> 以上五条虽然看似费话,但三四五条却能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人人都在学,却未必能人人都能发出强烈的下旋球来,不是方法不对,而是天赋不同。</p>
<p></p>
<p>6、引拍位置</p>
<p></p>
<p> 这是发下旋球的重点,不同的引拍位置,决定了拍的运动路线,更决定了球是否很转与一般转。正反手,直横握法,胶皮不同,个子高低都决定着引拍的位置,但是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方便发出力来就行。</p>
<p></p>
<p>7、挥拍速度</p>
<p></p>
<p> 这是本文的重点,许多人有疑问,如果速度大了,球很容易出台,假如力量小了呢?又觉得使不出劲儿来,何来强烈旋转?!速度是一定要有的,但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妙,而是既能发出力来,又能发出转来,还要能不出台,方为正确。在不出台的前提下,速度越大越好!这是重要法则。</p>
<p></p>
<p>8、手腕力量</p>
<p></p>
<p> 手腕力量的大小,决定了球转速是否强烈,因为发球是瞬间发力,要求在触球一瞬间,就要以强烈的加速度去触球并在触球一瞬间急速刹车,我有个比喻,就好像是在案板上跺肉,肉要断,而案板不能受到大力而劈开来。力量在触球一瞬间,当球脱板时,力量就消失了,才是最妙的境界。</p>
<p></p>
<p>9、球的质量</p>
<p></p>
<p> 球的质量虽然有些许的变化,与旋转关系不是太多,但毕竟有关,列于此不多谈也罢。</p>
<p></p>
<p>10、球下落的速度</p>
<p></p>
<p> 从道理上讲,球抛得越高,下落速度越快,与拍子形成的正压力也就越大,越容易搞出旋转来,但是,正因为下落速度快,拍子接触球的瞬间时间变得更短,所以,不易掌握和控制球,当然,如果能掌握是最好的。另外,只要掌握了发出强烈转球的方法,球抛不太高时,也一样可以发出非常强烈的下旋球来。</p>
<p></p>
<p>11、吃球部位</p>
<p></p>
<p> 这是重中之重,虽然越接近球的底部产生的旋转扭矩越大,但是,从实践中得知,并非如此,真要撞击此部,反而容易打滑,而产生不了摩擦。所以,应该是有接近底部约不到一公分的位置为佳。</p>
<p></p>
<p>12、击拍部位</p>
<p></p>
<p>&nbsp;&nbsp; 此指球接触拍的位置问题,以横板反手球为例(下同),应该触球板的板头下中部。</p>
<p></p>
<p>13、拍型角度</p>
<p></p>
<p>&nbsp;&nbsp; 这个相当重要,一般人都是认为发下旋要将板放平,其实错了,是稍平,不是纯平,并且这个稍平还是在触完球后的状态,在触球前,应该是稍仰一点儿,约与地面成30度角。在触球一瞬间,将板放成稍平,这个改平的时机,就是手腕发力和刹车的时机,也是造成强烈旋转的最大因素。</p>
<p></p>
<p>14、触球力量</p>
<p></p>
<p>&nbsp;&nbsp; 手腕的力量用到了最大,或是接近最大,不提倡用最大,容易失控。用90-95%就足够了,力量的发力方向先是向下,后是向前,这个向下与向前的转化,正是拍型角度变化和手腕发力在同一瞬间完成。</p>
<p></p>
<p>15、摩擦力量</p>
<p></p>
<p>&nbsp;&nbsp; 这完全是手法。手腕、手指,甚至要用到心灵的力量,触球前完全放松,只等触球一瞬间才前臂与手腕才紧张那么零点几秒,球已经俏然脱板,直至对方球台,完成了一次美妙的弧线运动。</p>
<p></p>
<p>16、脱板时的制动速度</p>
<p></p>
<p>&nbsp;&nbsp; 这个其实已经不用说了,前面已经交待过了,说白了,发力之时正是制动之时,专门列出是为了强调制动的重要性,制动要快,慢了球容易出台,且球不转,这是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p>
<p></p>
<p>17、全身协调发力。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虽然与拉球、大力击球不同,身体可以不发出很大的力量,但是,全身的协调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要注意全身动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配合手臂与手腕,甚至手指,将力量有效地转移到球的旋转上来,效率越高,旋转越强!</p>
<p></p>
<p> </p>
<p></p>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54条评论

Devil-神祭 2012-11-14 11:51:00
我有一段时间不会发下旋球了,现在慢慢找回感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糖棒棒 2012-11-14 12:26:00
我发的不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领舞乒乓 2012-11-14 12:52:00
学习咯
难过时吃一粒糖,告诉自己生活是甜的!http://guoqiuhui.net/temp/turbo70.ja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evil-神祭 2012-11-14 13:36:00
这是重中之重,虽然越接近球的底部产生的旋转扭矩越大,但是,从实践中得知,并非如此,真要撞击此部,反而容易打滑,而产生不了摩擦。所以,应该是有接近底部约不到一公分的位置为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弹指神通 2012-11-14 19:3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evil-神祭</i>在2012-11-14 13:36:00的发言:</b><br/>这是重中之重,虽然越接近球的底部产生的旋转扭矩越大,但是,从实践中得知,并非如此,真要撞击此部,反而容易打滑,而产生不了摩擦。所以,应该是有接近底部约不到一公分的位置为佳</div>
<p>[em1002]</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领舞乒乓 2012-11-14 22:43: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Devil-神祭</i>在2012-11-14 13:36:00的发言:</b><br/>这是重中之重,虽然越接近球的底部产生的旋转扭矩越大,但是,从实践中得知,并非如此,真要撞击此部,反而容易打滑,而产生不了摩擦。所以,应该是有接近底部约不到一公分的位置为佳</div>
<p>学习了</p>
难过时吃一粒糖,告诉自己生活是甜的!http://guoqiuhui.net/temp/turbo70.ja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evil-神祭 2012-11-14 23:21:00
[em1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evil-神祭 2012-11-14 23:21:00
三四五条却能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人人都在学,却未必能人人都能发出强烈的下旋球来,不是方法不对,而是天赋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姐 2012-11-15 16:38:00
全身协调发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