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转帖之反手技术和发力

小钻风 2012-12-24 09:26:00
近台拧拉首先由科贝尔最开始使用,最原始的拧拉,是侧拧,看样子主要的发力也是向侧边发力。这种右脚向前跨一小步把肘架的老高的,大臂水平,小臂绕和手腕绕着大臂转动的基本向侧方向发力,然后手臂以外的部位力量都没用上的拧球技术,很难打出力量大,旋转强的球。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9条评论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26:00
<embed src="http://www.tudou.com/v/WlZu2ue3aRM/&resourceId=0_05_02_99/v.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opaque" width="480" height="400"></embed>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26:00
<div class="d_post_content" id="post_content_27514854482"><span class="edit_font_normal">之后真正把拧拉技术推广到实战中广泛的应用,王皓功不可没,(据李队说,吴敬平</span><span class="edit_font_normal">当年就说要把这个技术引向横板)</span><span class="edit_font_normal">王皓直拍横打天生就有拧腕动作(看这个视频,找不到张继科的,只有王皓的)。对于台内拧,发力动作是右脚向前一大步,在台内这种没有任何引拍空间的情况下,通过右脚蹬地发力,产生一个力偶,这样腰肩的力量就用上了,大臂没像科贝尔架的那么高,那么水平。而是把小臂,手腕基本内旋,然后释放小臂,小臂带动手腕,能够拧出大力的球。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张继科是学王皓的,而且是一个加强版的王皓,从下面两张图也可以看出,我刚刚知道有张继科这么个人的时候就这么觉得,而且觉得此人大有可为,不过爆发的这么快也是在我的意料之外的,王皓这位老同志也完成了传、帮、带这些组织上安排的工作,把马龙,张继科这样的后起之秀带了出来。近台拧挑,中台撕弹,远台拉冲,全方位立体进攻王皓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是从王皓开始的。王皓打球明显比张继科保守,每次进攻第一板经常都是半冲半吊,而不是发力冲,这在女子打法中,或者我等野球党中算是比较合理的战术,但是在男子打法这种搏杀凶狠的大环境下,算是不太合理的,王皓的心理素质也不是很强,</span><span class="edit_font_normal">技术雄厚,但是精神平庸,丧失了许多良机,但是王皓有个好处,不会主动缴械,扛得住就扛,扛不住就不扛。不是我黑王皓,王皓智商不行啊(或者说球商不高),不怎么会变通,遇到下风球就没办法,还依赖教练,经常决赛碰到队友,没有教练在的情况下,就萎了。</span></div>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26:00
<embed src="http://www.tudou.com/v/zdLhfZ-fS3Q/&resourceId=0_05_02_99/v.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opaque" width="480" height="400"></embed>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27:00
张继科反手拧技术十分了得,球又快又转,拧球质量堪称当今世界第一。用张继科自己的话说,他拧球撞击球的力量比别人大一些,先是撞击后转摩擦。他拧球动力机制是什么呢?<br/>张继科反手拧的动作结构与传统蹬转收臂拉弧圈球不同。传统拉弧圈技术发力要求上下肢体同时同向的合力作用。张继科拧球发力则不然,他是上下肢体同时异向的力偶效应。从转体动力因看,传统拉球多用下肢力偶矩或上肢力偶矩,而张继科的发力机制则主要是上下肢力偶矩。他上肢引拍挥臂和下肢重心交换都回绕产生这个力偶矩而协调动作,致使转体发力趋于最优化。<br/>曾有球迷求教张怡宁反手奥秘时,她介绍自己打球经验之一是“手脚并用”。这四字箴言可能有多种解读。若从动作结构看,我宁可解读为上下力偶。陈氏太极拳第一高手张志俊的绝技是“手脚领劲,两头卷曲”。尽管他本人解释为向心力和离心力,但从转体分析,我也宁可解读为上下力偶。实际上,上下肢力偶与躯干力臂产生的力偶矩要比上肢力偶矩或下肢力偶矩大得多,这是乒乓和太极两种圆运动的动力源的最优选择。<br/>对转动而言,力偶矩作用比一般力矩、动量矩等高效稳定且易于操作。从人体转动动力源看,张继科反手拧技术的杀伤力、稳定性和先进性是由他的动作结构决定的。结构决定性能。因此,当分析他的反手技术时,需要看一看他的整体动作结构。 <br/>拧拉的发力机制是右脚向前先跨一大步,从一开始由张继科和王皓发手拉球动作结构的共同点是重心落在右脚上,右脚发力方向是自右向左,因此才有自右向左重心转移之说。张王二人反手拧,关键是拧身体。实际上,这与正手自右向左重心转移不同,在近台这种根本没有任何引拍空间的情况下,这种拧身体产生力偶的拧拉动作简洁。当然,拧身体包括拧手臂,手腕。这是上下肢力偶矩转体发力机制,即上下肢体发力方向相反的力偶,其力臂最长,力偶矩最大。它比上肢力偶矩和下肢力偶矩要大得多,因此拧身拉球在近台来说威力还算不错。至于张继科那种暴力前冲式拧拉,和王皓那种拧出各种各样旋转的拧拉,各有特色。至于王皓的拧拉质量为什么落于张继科,还在于王皓的确比较保守,吊比冲多。(所以俗话说:请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变成习惯,请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变成性格,请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决定你的命运。)要是王皓有着张继科的性格,估计也不会落下“千年老二”的称号。当然我原来狂飙皓,反手EL刷饱了海夫蓝鲸2(3遍)用直拍横打,学习张继科拧那种前冲式的进攻球,可以拧出高质量,但是稳定性当然不能和专业的比。对于台内转不转,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当然业余的出台球也不少,对于出台球的这个拧拉稳定性大大降低,反手还是拨过去比较保险,抡的话,还要看手感。<br/>再看看马龙的拧拉,我没什么研究,马龙的拧拉使用率也比较小。马龙身体动作和手上动作和王皓张继科的差不多,但是似乎是手腕发力带动手臂,带的成分较大,所以速度较快。马龙反手还有一项绝技就是反手翻挑,详见伦敦奥运会团体决赛,马龙vs柳承敏。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27:00
<embed src="http://www.tudou.com/v/EX9qfwnt2jM/&resourceId=0_05_02_99/v.swf"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allowfullscreen="true" wmode="opaque" width="480" height="400"></embed>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29:00
<font face="Verdana">然后就是中台的相持技术,快撕快带技术和拨弹技术,还有就是反手攻(横拍的反手攻球)。拨弹技术是横拍选手最早使用的技术,近台拨球就是反手的基本攻,而弹击技术,对于近台球(弹击进攻,速度快,动作小),包括中台弹击(虽然此时弹击已经不稳定了),还有就是反手防守弹击弧圈球,都有广泛的应用。<br/>快带技术,乒乓球运动攻球的一种。在正手位运用较多。动作要点是:(1)站位离台较近,左脚稍前,手臂自然弯曲,前臂内旋使拍面前倾;(2)击球时,手臂将球拍引至身体右前方,腰部迅速左转,手腕固定,拍面前倾,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3)借助来球的反弹力量击球。特点是出手快,弧线低,落点活。常在相持阶段或在被动向主动进攻过渡时运用。<br/>个人认为第一个将快带广泛应用的是孔令辉 但是他是正手快带多点 反手还是档式防守多点,马琳正手快带也是一绝。<br/>快撕技术最早是波尔使用的,近台上升期的快速摩擦击球 特别是应对弧圈球有奇效与正手快带不同,反手因为生理动作原因力量较小 借助手腕发力较多 然而正因为手腕用的多使得落点和旋转变化更多,真正将反手快带快撕发扬光大的是波尔,刚开始波尔用反手近台“反拉”王励勤大力的正手弧圈 很多人说他胡打 但是当他连续多次战胜王励勤后(难怪王励勤反手那么垃圾,原来那个时候还没有快撕),很多人才真正开始研究这种技术,发现了其合理性,确切的定义是快带快撕,并且利用手腕控制弧线。。。其实蛮合理的。其后的王皓、张继科也做得不错,有过之无不及 奥恰更是发展到了极致。现在快撕似乎成了必备技术,几乎高级的横版都有快撕能力。(这里吐槽一下,我会说我原来也会快撕,然后还不知道是快撕么。其实我原来也会拧高吊式的球,拧前冲式的球,也会拉高吊,也会拉前冲,也会快撕。然后就是因为在不断的调整握拍方式(毕竟横打握拍要考虑正反面均衡),然后每次就只会其中的一种技术,要不全是高吊,要不全是快撕。而且如果有可能因为一周没打球,然后可能连具体的握拍都忘记了,然后啥都不会了。所以不要以为我经常是在吹牛逼,其实那些球我还是打出来过的,只是毕竟不是专业的打球时间少,过几天就忘记了。比如之前和李队打的一次球,狂飙皓,EL刷饱胶水,然后反手都是各种方向的快弹,爆弹我现在已经不会了。T^T)<br/>吐槽完继续,波尔最开始牛逼也就是靠这些自己研究出来的技术(中国是打球的一批,研究技术的一批),快撕,正手小高吊(当时孔令辉都吃出翔)出道称霸一时的。不过现在都被研究透了,一小高吊就被张继科冲个半死。<br/>接下来就是中远台反手拉球了。最近看了看奥恰洛夫的比赛视频,可以看出其反手拉球运用的很娴熟,正手的拉冲技术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不过可以从其步伐可以看出,还是反手步伐,右脚在前。从中远台拉球的连续性来看,王皓算是一个比较牛逼的。其一系列技术都是建立在拧拉技术上,包括远台的连续拉。但是我们都知道,欧洲选手的反手一般都很牛逼,什么格林卡这样的。估计都是反手步伐,即远台拉球要大发力还是得像正手那样靠重心打球,右脚在前面。这样蹬腿转腰发出来的力相当牛逼。而像王皓那样拧拉出来的球(拧的发力机制前面已经叙述)稳定性不错,但是侵略性有限,而且步伐上看,最多两脚是平行的,主要还是要保证正手。(其实本人高中的时候,由于用的胶皮比较次729-2,所以不加手腕内旋,起不来下旋,所以当时拉出来或者说是拧出来的球的高吊多,旋转强,稳定性不错,但是速度和力量不够。毕竟业余还是比较怕旋转的。来大学之后,换了好板,好胶片EL,还灌饱了胶水,没转手腕,那种抡大臂摔出来的球,还是很爆的,上次和吕博师兄打的那次,其实我还是直板,不是横板。估计吕师兄以为我是横板)所以可以看出,直拍横打抡出爆冲还是可行的,直拍横打还是可以由很强的进攻性的,可以和横拍比拟,王皓之所以反手最强的进攻是反手抽球,还是由于直拍横打技术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并且其比较保守,正手都不抡,怎么会抡反手。还有一点可能就是,手指吃不消,本人横打抡了几次爆冲后,中指第二关节就出了点问题了,这就是暴力的代价。现在又换上了低端胶片729天翼随便打打。要抡爆冲,手腕主要还是不动的,否则抡出来的高吊多。但是还是和胶皮有关,差的胶皮不动手腕根本起不了球。<br/>至于张继科来说,只能说其中近台的球,包括爆拧,爆弹,爆撕(可以用爆来形容,张继科爆发力惊人)很牛逼,而退到远台,也就是偶尔拉几板爆冲,使用率还是没有欧洲选手那么强。所以还是步伐的原因,中国选手主要还是正手步伐。</font>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41:00
<embed src="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cxODMzMTU2/v.swf"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sameDomain" allowfullscreen="true"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42:00
<div class="d_post_content" id="post_content_27514930682"><span class="edit_font_normal">最后就是说一下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从科学上说,直拍横打拉球力量上是比不过横拍的,但是对于正反手转换来说,是很快的,别过手来横打,就是进攻的板型,所以王皓的正反手摆速比一般的横拍选手快,而且动作比横拍小,马龙牛逼也牛逼在其正反手摆速神快。本人也身有体会,没练过正反手摆速,照样转换的快,而且板型相当稳定,前阵子打了下横板,根本就转换很别扭。而且横打进攻动作真简洁,近台快攻相当牛逼,对方摸不着头脑你往哪边打。上次和李队的比赛,李队应该深有体会,但是现在我又不会啦。和别人吹牛逼吹完,要真正打的时候也打不出那种球了。王皓和张继科鹿特丹之后(包括鹿特丹)的比赛,王皓赢张继科的球都是靠近台快攻的。但是还是那句话:请注意你的行为,因为行为会变成习惯,请注意你的习惯,因为习惯会变成性格,请注意你的性格,因为性格决定你的命运。张继科之前的横拍选手,一个反手不是那么强势,二个爆发力没有这么强,所以王皓和他们打起相持来,都不落下风,所以习惯成自然,王皓的套路就是反手拉起来,开始相持,全台实力球(之前王励勤那么强的正手都拉不过王皓),加上王皓老了胖了,反应力没有以前那么好,脚步没以前那么快,这样相持怎么打的过。所以被张继科压着打。还有就是陪练的力量(下面这个视频是马琳打王建军根本没办法打,王建军是马琳的陪练,所谓陪练,就是你怕什么球,对方就怎么陪你练),张继科作为王皓的陪练(好像还是马琳,王励勤的陪练),对王皓的进攻根本不怕,反手贴一板球,回球基本出台一点,王皓只能撅着屁股拉下降期。加上王皓的发球太烂,张继科再熟悉不过了,随便拧,张继科的发球,王皓又吃出翔,还打毛线啊。</span></div>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钻风 楼主 2012-12-24 09:44:00
要反手正手都很牛X,步伐就很重要。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巡完南山我巡北山咯,咿儿哟哦 大王教我来巡山哪啊,咿儿哟哦 小心提防那个孙悟空哪啊,咿儿哟哦 会变苍蝇小蜜蜂,咿儿哟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