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我国环保10年花4万亿无大改观 造假被指是祸根

bihai100123 2013-3-13 08:50:00
 “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社会广泛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给予积极回应。
<p>  一些代表委员在审议报告时指出,我国政府始终没有放松环境治理,保守估计最近10年用于环保的总投入应在4万亿元左右,之所以环境问题仍没有大的改观,症结之一是环保投入上存在“低效症”。他们建议,“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的同时切实提高利用效能。</p>
<p><strong>  地方保护主义是祸根</strong></p>
<p>  一些代表委员指出,导致我国在环保投入上效率低下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一些地方、企业在环保问题上手法翻新造假,以及一些地方化政府唯GDP论的旧思维诱发的地方保护主义。</p>
<p>  “环保治理效率低,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治理体系系统性不强,头疼医头,各个环节缺乏衔接。”全国人大代表、东兆长泰投资集团董事长郭向东说。另一方面,环境治理中“造假现象”是祸根——许多环保设备“睡大觉”,花的钱“打水漂”。有环保设备,污水却从别的管道偷排;上级检查时,才开启环保设备;采购设备时做手脚,导致环保检测数据失真……</p>
<p>  2012年9月,环保部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监督组发现,中石化广东湛江东兴公司部分生产废水通过雨水系统直接外排,而另一下属公司湛江新中美公司擅自拆除废水处理装置,污染物可通过阀门切换,直接排入雨水沟。</p>
<p>  “污水处理厂等治污设施形同虚设的状况在全国并不少见。”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说,出现这些情况,往往是部分企业唯利是图,在当地政府的保护下肆意妄为。一些地方政府抓环保是搞花架子和面子工程。</p>
<div style="BORDER-BOTTOM: #cdcdcd 1px="1px"  solid; BORDER-LEFT: #cdcdcd 1px="1px"  solid; PADDING-BOTTOM: 4px; MARGIN: 10px="10px"  20px="20px"  10px="10px"  0px; PADDING-LEFT: 4px; WIDTH: 200px; PADDING-RIGHT: 4px; DISPLAY: block; FLOAT: left; HEIGHT: 300px; CLEAR: both; OVERFLOW: hidden; BORDER-TOP: #cdcdcd 1px="1px"  solid; BORDER-RIGHT: #cdcdcd 1px="1px"  solid; PADDING-TOP: 4px" id="hzh_div" class="otherContent_01"><a href="http://sina.allyes.com/main/adfclick?db=sina&amp;bid=528258,594129,599405&amp;cid=0,0,0&amp;sid=602123&amp;advid=3344&amp;camid=91561&amp;show=ignore&amp;url=http://vic.sina.com.cn/news/27/2013/0301/50933.html" target="_blank"><img style="BORDER-BOTTOM: 0px; BORDER-LEFT: 0px; BORDER-TOP: 0px; BORDER-RIGHT: 0px" border="0" src="http://d5.sina.com.cn/201303/02/478898_news-ztpip-200x300-whh.jpg" width="200" height="300"/></a></div>
<p><strong>  环保投入须成“硬约束”</strong></p>
<p>  “当前治污的关键,就是要把环保投入变成‘硬约束’。我国经济总量大,但环保投入相对小,应提高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说。</p>
<p>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未来十年,环保投入占GDP比重至少要提高到2%,甚至3%。“当前环保投入仍然不足。”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潞宝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韩长安认为,我国发展这么快,环境污染问题如此迫切,政府对环保的投入力度应该更大。</p>
<p>  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全国人大已经制定了30多部环保法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法律的执行和落实不到位。“必须严厉打击一些地方包庇不法企业、在环评上弄虚作假、在环测上暗箱操作、在信息公布上秘而不宣的违法行为。必须通过环境执法让地方政府和企业痛知什么是不能触碰的红线,这样才能保证污染永远被挡在外面。”</p>
<p>  据新华社</p>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