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一度 2013-3-20 11:11:00
<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font size="4"><strong style="font-size: 14px; ">B:</strong>应该肯定内外弧的争论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在乒乓球业余爱好者中。因为他们的弧圈球发力一般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无法解决,不少人就靠转臂、翻腕甚至抬肘的“变形内弧”方式来拉,步入了学球的误区。而内外弧的讨论,有助于澄清拉球的基本概念,树立正确的学球理念。<br style="font-size: 14px; "/>  我们知道,正手进攻技术的学习过程是从近台快攻开始的。自近台攻开始培养的基本动作框架和发力机制,其实也是弧圈球发力模式的母胎或雏形。在这两者之间贯穿着一条自然衍生、发展的内在逻辑线。何谓基本功?通俗一点说,就是构成你日后发展的基础的东西。我认为,一个人将来所有的进步和体会如果追本溯源,就来自于他对攻球的“地道的”掌握。这个基础建设是不能随便跳过的,这与盖房子要打地基是同样的道理。当一个人花了很长时间打地基,到了要盖楼时,却突然抛开这块基础,跑一边去在松软的地面上往起码砖,你会不会觉得很荒唐?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拉球动作与攻球动作之间没有继承、延续和演进的可持续发展的逻辑联系,那你肯定是偏离了正道;同理,如果在攻球的基本动作里运拍轨迹不该出现上凸的抛物线,那么拉球也是一样的。<br style="font-size: 14px; "/><strong style="font-size: 14px; "></strong></font></p><p style="font-family: 宋体; line-height: 24px; "><font size="4"><strong style="font-size: 14px; ">A:</strong>哦,我明白了。你前面提出的由于加进了前臂和手腕的内旋作用是否就成了内弧发力的问题,可否这样理解:在动作后期,前臂带腕的旋内起着强化磨擦之效,会使外弧式拉球的轨迹呈一S形,但其主体既是外弧式发力,就不能简单看作是内弧式拉法。而真正的内弧式拉法应该不是拉弧圈的基本动作,而是临场的变通式打法,如反拉、台内拉或步伐不到位时的回击,意在控制而非发力。它不应该是运动员的基本动作或不构成运动员的主体动作,而是其变化型。其实拉球和攻球一样,关键是要学会发力和如何发力——离开了这一宗旨,讨论基本动作就没有意义了。在条件允许发力时,应该采用外弧式打法而非挥拍轨迹兜一条上行抛物线的内弧。</font></p>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0条评论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