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关于拉球时要"慢打,出手快"

sinian1969手机认证 2013-8-15 21:46:00
<p style="border: 0px; width: 638px; text-indent: 2em; word-break: break-all; overflow-wrap: break-word;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宋体, Arial, Narrow, serif;">以前我的教练常常说,拉球时要"慢打,出手快",但是我最近才体会出来。慢打指的是让球近身一点才去打它。我以前总怕打不到球,所以会急着在最高点去拉那个球,但是有时那并非是最佳击球点。如果击球时的脚步刚好移到最高击球点就是最佳击球点,那么这个球拉过台后是既爆又有质量。问题是实战时不实用。大家应该会有经验,最高点的产生时间极短,而且持续的时间极短,换句话说你预判能力要有多好,脚步要有多好才能"刚好"在这个点位击球。而且那个时点大部分你站位要在离台<chmetcnv wst="on" unitname="C" sourcevalue="50" hasspace="False" negative="False" numbertype="1" tcsc="0"></chmetcnv>50C<chmetcnv></chmetcnv>M以内的近台才有办法击到球。对于拉弧圈的站位有点不利。拉弧圈引拍、挥击需要较大的准备与回旋空间与时间。所以打短颗的江嘉良就有办法去打那个点。其他弧圈球选手打到那个点的机会就相对少了点。因为,容易被来球顶到。最近我的体悟是这样:尽量在正手拉球时先用右脚尖去对来球轨迹。</p><p style="border: 0px; width: 638px; text-indent: 2em; word-break: break-all; overflow-wrap: break-word;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宋体, Arial, Narrow, serif;"><br/></p><p style="border: 0px; width: 638px; text-indent: 2em; word-break: break-all; overflow-wrap: break-word;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宋体, Arial, Narrow, serif;">我们台湾有个老国手杨义明欧吉桑,他儿子杨孟勋后来也当了国手,还台湾排名过第一。杨桑指导我们这些业余球友时常说,只要来球轨迹对准右脚尖,你就可以发力去击那个球,要拉弧圈或大力攻球皆可。来球对准左脚尖,反手可以发大力击球。(按杨桑打的是日直,所以反手确是如此才能发大力,横板现在讲究身正前击球,那种打法日直是做不到的。只能推挡。但持横板的如果来球对准左脚尖,你可以发力试看看,应该就是格林卡式的反手击球吧。)我以前练正手拉球时,来球如慢又高时,很容易拉出界。因为第一,来球慢,容易让你不移脚步去击球而是稍为伸出手去构球,再来引拍时肘(大臂)已经稍为开了。第二,你会想在高点期击球,可是那时球离你远一点点点,你不由自主的发大力拉球准备爆一板。结果出手后是抬肘,然后压拍,就是因为球高,想靠板型去压球。大力一板结果大部分都没爽到球直接出界,不然就是拉进台后球不够长落在台子中间人家很简单的封挡回来.因为力量没通过球心,所以只有旋转而不会前冲。因为大部分业余的打这个球是太快出手而非太慢,也就是击球点太前太早。有达人提过拉球球拍运动轨迹是一个扇形,从引拍的终点开始到约前额眉心为止,也就是大约1/4圆弧的距离。击球点太早的结果是击球圆弧已经进行了一大段,球拍才与球接触。难怪球击出后的行进轨迹无力且不稳定。因为球没吃到挥拍的力量。所以有人说,业余的打球是打"手";专业的是打"脚"。专业的看到此类的chance球,一定是先动脚步,再出手。这也难怪,大家看转播录影,只见球快速来回与手大力挥动,有多少人在看脚法呢?所以我现在练习拉球时总在心里提醒,"慢打,出手快"。也就是击球点比我原来慢一点。现在我拍子的触球点大约尽量调整在引拍转腰后,右脚尖或往前一点的正上方触球。这样对我有一个好处,拉球时不容易抬肘。不抬肘也就不会压拍。"出手快"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摆速快,快收前臂。我教练跟我说,击球前所有的准备动作都可放松且从容的做,但只要一旦出手了,球拍快速的挥到眉心附近的终点,千万不要像"赌神"走路似的慢动作耍帅。让拍子画弧一口气完成,球路和球质才会扎实。记得好久以前看过一本日本人出的教人打乒乓的书,里面有一句话,最近才有较多的体会。"挥拍的终点,是决定球路的生命线"。</p><p style="border: 0px; width: 638px; text-indent: 2em; word-break: break-all; overflow-wrap: break-word;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宋体, Arial, Narrow, serif;"><br/></p><p style="border: 0px; width: 638px; text-indent: 2em; word-break: break-all; overflow-wrap: break-word;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宋体, Arial, Narrow, serif;">说这话的人是小野诚治。就是郭跃华跟他在世锦赛争男单冠军,打到后来好像脚抽筋不得不弃权的那个日本世界冠军选手。我的体认是,在正常状况下只要挥拍动作是正常完成的,我只要能在"慢一点打,打时出手快,挥拍直达终点"这个架构下完成正手拉球,进球率高且质量重。自己在拉球时很有自信。相对的同一个练球伙伴,以前我练习拉正手斜线连续球时,拉了几板后总是我失误。现在变成连续的板数增加,不然就是对方常常挡球出界。其实你有没有长球技,对手和自己都知道</p>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207条评论

sinian1969手机认证 楼主 2013-8-16 09:52:00
[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美食家 2013-8-16 10:13:00
[em218][em2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inian1969手机认证 楼主 2013-8-17 14:55:00
好文章,值得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天俱乐部 2013-8-18 09:23:00
来兄弟俱乐部串个门,有茶水不?[em10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inian1969手机认证 楼主 2013-8-20 14:29:00
[em1003][em1003][em10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龄新手 2013-8-21 08:42:00
到现场观看攻削大战很过瘾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善哉善哉 2013-8-22 09:14:00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inian1969手机认证 楼主 2013-8-23 20:49:00
[em231][em231][em231][em231][em231][em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inian1969手机认证 楼主 2013-8-23 20:49:00
[em10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