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海绵
对我们业余爱好者而言,底板、胶皮、海绵三者中,海绵无疑是最具有神秘感的。从本质上来说,海绵是一种微孔橡胶,其中充满了孔眼(既气泡)。我们使用的专业海绵多为闭孔海绵,其中的气泡(孔眼)是各自独立的。而海绵的弹性,是由橡胶体本身和其中的气泡共同贡献的。橡胶是一种本身具有很大限度可逆弹性的弹性体,气泡则有助于减少海绵的力学损耗及应变滞后,间接增大海绵的弹性,此进彼退,两者共同决定着海绵的性质,当然,橡胶体是决定海绵弹性的首要因素,而气泡则为辅助。
现今海绵以中国(以DHS为代表)、日本、德国三分天下,性能上有相当的不同, DHS海绵(狂飙系列为代表)以橡胶体本身打球,而日德海绵气泡的作用则突出。在发球、搓球、网前小球时,球体与球拍是“点接触”,碰撞力小,此时, DHS海绵明显发挥出橡胶体的特性,力学损耗和应变滞后原本不利因素,反而转化成略微“发死”的独特手感,利于借力、控球和加转,而日德海绵则有如反应灵敏的气泡作用,能迅速将球弹开,造成“跳”感,所以用惯狂飙的人打日德外套,觉得发球、搓球不转且小球容易冒高;当退台拉冲弧圈时,撞击力量大、碰撞程度深的“面”接触,,能量在橡胶体为主的狂飙海绵中自然比在犹如气垫的日德海绵损耗更厉害,加之日德海绵软柔和、“吃”球更深,力的作用时间更长,所以在主动发力等同的条件下,狂飙击球的后劲不如日德,相应中远台的表现不如中近台。
第二回 快速胶水
快速胶水应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拉螺旋弧圈著名的匈牙利人克兰帕尔偶然发现的。80年代欧洲就流行灌胶,80年代末,日本才大流行,90年代自大保守的中国国手从马文革每次练球都粘球拍中,才刚刚认识灌胶。1995年开始人气日渐旺盛,2000年大球的实行,犹如打开潘朵拉,一发不可收拾,欧洲、北美、日本、港台,从职业到业余者“全民皆灌”。但在中国直至今天,业余中灌胶者仍不多,南昌在2004年左右相当多的人还不知灌胶为何物。
任何胶水由橡胶和有机溶剂组成,橡胶被有机溶剂溶化成液体,橡胶为黏合剂,而有机溶剂则为膨胀剂,令海绵发生膨胀且手感更柔和。有机溶剂如何作用与海绵?一般认为橡胶体膨胀和气泡膨胀。
橡胶体膨胀:海绵橡胶中布满微孔,表面积大于普通的实心橡胶体,与溶剂有着较大的接触面积,使海绵能迅速膨胀。
气泡膨胀:有机溶剂挥发汽化,进入海绵中气泡的内部,导致气泡体积扩大,最终令海绵膨胀。两者的膨胀作用同时存在,但时间推移,随着溶剂气体的逸出,灌胶效应消失。
第三回 膨胀剂
橡胶并不是与任何有机溶剂都会膨胀,只对有限几种溶剂敏感:烃类物质及它的卤素衍生物、强酸衍生物中最能膨胀,油类、酯类次之,水、酒精等中不会。
最大膨胀率:氯仿》甲苯》二甲苯》苯》环己烷》煤油》乙酸戊脂》正己烷。
溶度参数:三氯甲烷》四氧化碳》乙酸乙酯》甲苯》苯》环己烷
从以上数据得出,橡胶在芳香族(苯、甲苯、二甲苯)和氯仿(烃类的卤素衍生物)中膨胀效果最好,环己烷稍逊,正己烷、煤油和乙酸戊酯中更差。芳香族和氯仿有毒,环己烷基本无毒。
若不同溶剂混合,对橡胶的膨胀作用可能加和,也能抵消。一些原本不能膨胀的溶剂,混合后则非常敏感,如戊烷和乙酸乙酯混合膨胀作用明显。一些著名的制造商就是利用这个特性,将一些无毒但膨胀性能平平的烃类、酯类溶剂相配合,最终获得膨胀性能出色的快速胶水。如TSP:天然橡胶6%-7%;环己烷40%-50%;乙酸丁酯40%-50%。再如尼达库的:天然橡胶10%;环己烷78%;异辛烷22%(比利时制造)。
第四回 食物油的制取
食物油的制取有压榨法和浸出法: 1.浸出法制油的基本过程 浸出法制油是应用萃取的原理,选用某种能够溶解油脂的有机溶剂,经过对油料的接触(浸泡或喷淋),使油料中的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方法。其基本过程是:把油料胚(或预榨饼)浸于选定的溶剂中,使油脂溶解在溶剂内(组成混合油),然后将混合油与固体残渣(粕)分离,混合油再按不同的沸点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汽化变成蒸气与油分离,从而获得油脂(浸出毛油)。溶剂蒸气则经过冷凝、冷却回收后继续使用。粕中亦含有一定数量的溶剂,经脱溶烘干处理后即得干粕,脱溶烘干过程中挥发出的溶剂蒸气仍经冷凝、冷却回收使用。 2.浸出法制油的优点 浸出法制油具有粕中残油率低(出油率高),劳动强度低,工作环境佳,粕的质量好的优点。 由此可见,较之压榨法、浸出法制油的确是一种先进的制油方法,目前已普遍使用。 3.油脂浸出的基本原理 油脂浸出亦称“萃取”,是用有机溶剂提取油料中油脂的工艺过程。油料的浸出,可视为固一液萃取,它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溶解度的性质,将固体物料中有关成分加以分离的过程。在浸出时,油料用溶剂处理,其中易溶解的成分(主要是油脂)就溶解于溶剂。当油料浸出在静止的情况下进行时,油脂以分子的形式进行转移,属“分子扩散”。但浸出过程中大多是在溶剂与料粒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它除了有分子扩散外,还有取决于溶剂流动情况的“对流扩散”过程。
所用的浸出剂在食用油制作工艺中为6号抽取溶剂,主要成分是正己烷(74%)和环己烷(18%)。
第五回 “无极”之后怎么办
1用“无机”,抛“有机”—没有速度、力量、旋转了;
2 大量储存“有机”—有机溶剂极易挥发,久了变成一堆烂浆糊;
3 将来自己用环己烷溶橡胶—白血球急速上升;
4抛“纯木”,用“芳碳“—人、板、胶三者合一,缺一就不完美
5 遵守规则还是自己玩自己—那你就当老”顽童”。
不管怎样,自2008年9月1日后,有机胶水官方不再有了,就是惯性所然,不长时间里市场也不会有了,除非自己玩自己。但那些习惯灌胶的 怎么办?水溶胶水只能黏结不能膨胀,膨胀剂很贵又很花时间。道路一条、方法一个——增粘除渍提速成内四大功能的 “惊天惊暴大发现”,前四回讲的就是四大功能的原理,后一回将讲如何做及试验结果。
第六回 澎脹套膠
套膠必須沒有膠水漬, 如何去除膠水漬,請參考下一帖.
國套: 一般國套,海棉厚實, 處理時間頗長, 處理後,硬度稍微下降, 以狂3為例,大概低了1度吧, 所以一直在找超硬狂3. 現在用的是42度.
先把COOKING厚厚均勻塗抹於海棉上, 放置一夜, 第二天, 油份乾涸(奇怪嗎?都被海棉吸收了) 海棉微拱,可能不太明顯, 再重復塗抹, 第三天, 應該看見海棉有拱脹的效果了, 重復........... 效果一天天明顯..... 十至十五天後,整張狂3已反捲成筒狀, 程度滿意,便可把海棉上的COOKING抹乾, 讓海棉把油進一步吸收乾淨. 此時別急於試打,很肉的, 因為表面上COOKING雖已乾淨, 但被吸收的,有部份還在作用, 多放一二天,讓套膠回回火, 便大功告成.
外套: 海棉柔軟,氣孔大, 只要如上述那般處理2-3天, 放二天, 效果易見.
如果是超聲波黏合的日套(sriver,mark v), 可以整片浸泡(否則會開膠), 膠皮海棉一同澎脹處理, 這樣便是tensor了, 而且內捲(不是反捲).
因為捲曲利害, 尤其#20反捲力量很大, 黏貼有點難度的, 膠水要用比較稠,黏力大的.
國產內能套膠便是先把海棉浸泡, 早期內能廠家便是心急出台, 沒等十足乾燥黏合, 所以經常開膠.
第七回 去膠水漬
國產海棉上的膠水漬, 如果能手術撕掉, 當然最簡單了.
外套易破, 相信大家有不小痛苦經驗, 因此而報消的不計其數.
用Cooking可保從此無憂:
把Cooking厚厚塗抹在膠水漬上, 等一個晚上, (睡前抹上,睡醒便ok啦,) 膠水漬會溶解, 化成稀釋糊泥狀, (像鼻涕,黏乎乎好惡心 ) 此時可用尺輕鬆刮掉.
如果還是感覺太稠刮不動, 原因是塗不夠或者時間不足.
注意: 小心別讓Cooking流到面膠去, 面膠沾上要即時抹乾, 面膠局部被Cooking浸泡,時間久了會起瘡的.
第八回 膠皮增黏
效果: 國套---->超黏.(可黏著數個乒乓球) 外套--->微黏(可黏著紙張,膠膜)
手感: 抓著力增強,通透,落點控制有相當改善.
方法: 1 膠面必須清潔(可用步驟2,3先摩擦清潔,抹淨),貼在拍上(或玻璃平面) 2 先加水抹濕膠皮面(水作媒體,以免油份立即被吸收,不均). 3 加幾滴cooking(約4,5點筷子頭大小便足夠)塗抹,均勻摩擦. 4 趁未乾(一定要濕)立即蓋上食物保鮮膜(注意:保鮮膜要薄,軟,光潔),然後用尺把多餘水份、氣泡刮走刮平,讓保鮮膜緊貼膠面,自然風乾,注意必須幾天,十二成乾透,才可掀開膠膜, 你會發現膠面粘著力大了,已氧化舊膠那灰蒙蒙的東東,全都消失,就是這樣,膠皮歷久彌新,劑量不可一次貪多,多做幾次,粘力一次一次增加,效果滿意便停, 需知粘力大了,球速相對減低.
目的: 膠膜讓cooking均勻留在表面,蓋膠經浸泡吸收軟化,活化,保鮮膜提供光滑面,讓其乾燥成形.
注意: 膠膜不平,膠面成形後會花. 蓋膠必須乾透才能打球,否則傷害蓋膠. 小心膠面反光超標,不過這個容易處理.
保養: 記著以後每次打球後,抹上汗水,立即貼上保護膜.
國產膠皮、進口套膠同樣有效!
增黏並非只有反膠有效, 正膠,長膠的朋友只需用筆頭把cooking點在膠粒上,讓cooking在膠粒面作用乾燥便成,記著不可一次貪多, 多做幾次. 曾為朋友做了張膠粒帶黏的內能正膠,效果一級棒.
4 膠皮清潔,抗氧化. 蓋膠粘上污垢,膠水極難清理,其實只需2滴cooking輕拭摩擦,污垢盡除. 膠皮如果曾經cooking處理,也沒有那麼易氧化.
第九回 一灌永逸
2008 年9月1日后,估计再也没有一种东西像有机胶水既能粘贴又能膨胀了。只能分为水性胶水,只能用来无毒粘贴,另一种就是无机胶水既膨胀剂(起着灌胶作用)。最早公之于众的,或许算是JUIC的Eolo Expander(膨胀剂),可直接喝下去,当时使人过目不忘。其实它就是菜油(Cooking Oil)膨胀剂 。
前面八回所说的原理及四大作用的载体,就是厨房里必用之物—食用油,大家天天不能少的—食用植物油,而我所用的是第二代金龙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总之使用浸出法出的稀点的油效果好,如玉米油、橄榄油等。压榨法出的油浓效果不好如花生油、芝麻油。
那么,效果如何?几个字:一灌永逸。1 比如我用一块旧的普狂,浸在油里24小时,张紧度是如此之高,涨大了10-15mm,内卷的就跟JOOLA对它的产品Mambo GP的形容“不得不将它卷在特制的PVC塑料瓶中”,并且“真响、真快、真转”。2 把一块涩性斯的卡套胶增粘不亚于狂飙;3 我有一块挺拔内能正贴套胶是所有套胶中最软的,也无损伤的除了残胶;4 把两块福合硬防弧单胶皮涨大5mm并变软了。
注意之处:1 油腻腻的,跟在酒店里洗了100多个碗似的;2 注意老鼠、蟑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