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STIGA底版试打测评(更新中。。)19款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2008-6-8 09:45:00

当我打上BOLL的时候我就没有再换过板,因为没有什么底版在横板里比他突出很多。前几天精英大哥又给我块729-08。内能的,很软,很弹控制出色,速度快的很,以前我打了很多天SRIVER,都说速度快,可是发力明显飘,主要是弧线制造的不好。以前的动作需要重新调整。这样需要时间比较长,而且是否成功也是个未知数。换了729-08后速度好了,主要就是力量好。撞击速度没有SRIVER快。但是全面的很,刚开始打的时候觉得旋转不行,套胶太软,又是粘的,球陷进套胶里面被带起来了。旋转全无。可是我在迎前撞击拉打练习了5天多球。(请人专门喂的)。制造旋转的能力上升了很多,尤其一板高掉更是转,也许和底版有关系,也许和我平时拉球转有关系。这个就不清楚了。请恕小弟才疏学浅。

后来套胶被我一个特别好的朋友给抢去了。兄弟感情好,没有办法,他又特想用。他的底版是红黑。有之搭配总一种红黑加狂飙王的感觉。只是旋转差了些。不过已经很可怕了。上手特别容易而且还快。发力的时候没有明显的沉重感觉。而我只能是用回狂飙。如果狂飙配在BOLL上好用的话我想我也不用苦苦的追寻另外的底版了。昨天想换块底版,和论坛的版主门商量了很长时间。结果没有定论。但是对我帮助很大。最后决定试验下。我想买块CL。都说是小球时代的王,大球时代一样打。曾经用过一次,感觉并不是特别的好。但是可以堪称为经典。只不过我用的CL-WRB-CR,略震手的同时,也显的力量相当不足,平时我拉球一板死的球友,现在需要拉三板以上。而CL的连续能力并不是很好。于是就没有换。

当我用BOLL配置狂飙的时候我决定换一块。实在不行我就换块TO 。由于自己选择器材的时候比较难,所以也想到了大家选择器材时候的难处,而STAGE也这样受人欢迎。所以今天我没有去打球,就把我用过的几款和大家说说自己的感受。在选择器材的时候只要能给您参考的价值就可以了。

 

 

文章内容大。全面的同时有些烦琐。大家在看的时候只是需要看自己想看的内容。或者想了解的内容就可以了。

第二页还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8 13:10:01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111条评论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楼主 2008-6-8 09:46:00

OC     OO

OC:底劲10,速度8.拉球手感10.击球8.5综合大于36.5,对于拉冲好,抢上快,两面弧的人应该大于38.5

狂王:底劲10.速度8.5.拉球手感10,击球8.综合等于36.5,但是对于大力量的人来说应该等于38.5
用OC的时候,就想:如果形变小些在能有这样的底劲和拉球的自如那就好了。红黑在这方面没有满足我的要求。或许是红黑太弹了的原因吧。但是红黑的控制和手感实在是让我永远的忘记不了。用了红黑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钢。

有人说红黑的吃球不好。其实这和个人的手感有关系。相比下吃球不那么突出。但是拉球完全可以。如果配39的狂飙。那么吃球效果就不一样了。用外套那就更爽了。一板暴死的威力真是天下无双啊!!!

此刻的你就像那黑夜的黑,即使有万盏迷红灯也都黯然失色。只有你急如风重如雷的进攻,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银弧。此刻用过的人没有人会怀疑你黑色的力量。你的全面让我折伏,从近台到远台,总摆短、披长到相持。即使的的重量大了些,连续差了些,可是你不是为天下人准备的,你就像杨过手中的那把重剑,不需要什么剑花下的多种着式。而你的每一着都让敌人惧怕。你就是那圆月弯刀,发球后,摆短后,就可直冲敌人的大本营。虽然你很重,但或许你根本不需要还原。在国家队以外的这个界限里又有多少人能反制你这一击之力呢? 

  我哥是个狂王的上上选择之人。可是他用了红黑碳王之后就说:用了红黑再也不想用狂王了!------因为我不是国家队的队员,反手的相持实在是很困难。防守起来就更难了。

  OC贵在上手和二速。红黑有与之匹敌的能力。红黑有全面、稳定。手感的清晰。击球的扎实。反手的威力。防守的稳健。现实看来OC仍然是那么的经典!!!可是很少有人能够驾御。红黑的主人应该更多些。因为它是全面的代表!!

 

 

以下转庄哥的文章供大家对比参考

前段时间把OC-WRB试用情况写了一部分,经过近一个月的试用,把各种遇到的情况都写出来,作为一个总结。喜欢用OC的朋友多多指点。 OC-WRB的重心比较靠前,约在前面40%的部分,这决定了用此拍的动作半径稍大,发力更讲究腰腹力和手腕最后的加力弹或擦。因为前臂受了伤,我的动作只做到大臂发力,没有发上前臂力和手腕力,感觉到失误多得吓人。甜区比较小,大约只有8cm左右的圆,对击球的准确性要求高,一出甜区击球质量就很差,用光板颠时有很明显的感觉到其它地方击球声音很闷,弹跳很差,甜区击球声音很脆,弹性十足。 配的胶皮是正手焦点II硬,反面精品729全面型硬,原本是想通过配硬的套胶来提高快攻的质量的。但是经过试打,发觉这样的配置不是很合适,主要是海绵太硬了,球出手快了一点点,就这一点点,总是让我觉得发力太快了点,发现我还是适合使用中硬的海绵。 我的打法是快攻结合弧圈,可不是说说而已,快攻和弧圈的使用比例基本是对半分的,拉、攻球质量可媲美体校专业学生,这是实际对比过的。擅长侧身冲直线和斜线,反面拉打结合。我这个总结不仅有球拍方面的情况,也揉入了对乒乓球的心得体会,尤其是一些我觉得关键重要的技术。 使用OC-WRB时分别从各个动作类型来细说,主要从挑、拨、打、拉、冲、扣、搓来逐一细说,同时把各个技术的心得写进去。 挑球:对于OC-WRB来说,是一个比较好做的动作,只要用拍子的前半部分击球,手腕力用上弹击力,手指辅助提拍子甩上力,球唰就过去了,也可以用多点摩擦,球也很稳定地挑过去了。挑球时最重要的就是整个动作的合理性,跨步上前后,重心要低,两腿前后分开很大,右脚插入球台一个脚的位置,大腿向前弯曲,身体要移入台内,球拍比球低,手伸入球台内,手腕稍吊拍,从肩到手腕形成一个自然下降的曲线,手肘要稍曲,拍的前半部分对准球,发力时以肘为支点,手腕手指同时用力,向前上方甩拍,前臂收缩以增加球的稳定性。击完球后,右脚稍向后退一点,同时用小跳步还原重心,准备下一板的正手击球。因为你挑正手球,对方回球绝大部分也是回你的正手位,最多就是中路,你得准备用正手来接下一个来球。 拨:拨球的动作和其它拍子没有什么区别,只要迎前就可以了。 攻:指的是快攻动作,这个动作强调用前臂发力去击打球,再加上手腕的力量,整个动作小幅度转腰,转肩、向后平移前臂(前臂高度与球台同高),向左转腰时手臂和肩同时转向球,手腕在触球后,用力抖动向前打击,带点摩擦效果会更好。用OC击球其实效果很不错的,对近台快攻和快点威力比较明显,中台快攻的效果不很好,容易挂网,或是打出台。 拉:主要指拉加转弧圈,我觉得用OC来拉,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我本来就不喜欢拉加转,总觉得球的弧线过高,压低弧线时又不好做动作,速度相对慢而高,容易被人打死。拉起来的旋转倒是蛮强的。用来过渡一没有什么问题。 冲:这是OC的强项,两脚站得开,约有70cm宽,引拍向后,发力时先吃住球,带着球向前移动,待时间合适后,手腕发力摩擦球,出去的球是又急又快又转。这里面吃球关键在于,手臂接触到球后,不要急于用手腕,而是把球粘在拍上,向前移动,等到你觉得合适的位置时,再用手腕来发力,前臂和手腕是前冲的最后发力点,其它点都是为吃球而做的。 扣:扣球是OC最差劲的,对付高球容易打飞,总感觉是杀的球出来飘,在空中不稳定,必须是球拍狠狠地往下打,全部的力量都透过拍子击在球上,才能控制住球。可能五层板本身就是这个缺点,所以难以做这个动作。以前我用七层板时,扣杀比较容易。 搓:不论是劈长或摆短,都要用前臂和手腕来撞击一下,才能把球控制住,劈长时,前臂往前送,同时手腕撞击兼摩擦向前方发力,让球落在端线附近,效果才佳,越长越好。摆短时主要是前臂向前迎球,手腕向下插,借力向前轻送,球不向前走。 用了OC 之后,我的动作模型有了不少的变动,感觉到自己的重心太高,不合适发力,研究王皓的动作,发现他的站位很低,两腿分开很大,把身体放得低低的,小跳步作为还原调整过渡用,反面拉时重心移动到右脚,正面拉时动作很大,前臂收缩的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手腕来摩擦球,这些都是和低重心是相配合的,高重心时这样的动作很容易击球失误。发现这个问题后,我现在是强迫自己打球时在心里默念:蹲下去点,击完球马上用小跳步还原。效果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击球很顺,有时忘记了,马上失误就多起来了。采用低重心后,自然就会离台远一点,有时太靠近台了,动作反而做不出来,前臂和手腕反而做不完整了,手一下就超过了最佳的击球点位置,通常是打在球拍的后半截。有人会问,这么低的重心,怎么好打球呢?关键就是小跳步的还原,虽然两脚分得很开,但在小跳步后,两腿是保持有弹性的,可以随时向任何一个方向移动。国手和外国运动员都是这样站位和还原的,可看看录像来确定。 OC拍子用来练习效果很好,因为动作要求高,等到动作固定后,再用其它拍子来打球,感觉水平会高一截出来,我有这种感觉:打摩结合是最佳的击球方式了。 总结:OC是打摩结合的球拍,用来打快攻和弧圈都不错,只要你能兼顾好两者的使用方式和重心变换(小跳步是关键的变化方法)。推挡因我不擅长,因此也就不多说了,偶尔用上时,必须自己发力去推才行。反面拉打才是我的强项,目标是向王皓学习,做到技术全面,特长突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8 10:13:14编辑过]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楼主 2008-6-8 09:48:00

AC  V-1   S-3000  S2000  S5000

先说说S3000吧 因为这可以代表其他的两块板  只是5000更扎实更快些   2000的感觉就是柔和些。

S3000说实话我不喜欢震手的感觉。实在不喜欢。发大力的时候手上没有数 。我喜欢扎实的,现在正在寻找吃求好的底版。但是一直都没有找到。S3000的力量一般,速度一般,性能比较全面。因为价位低的原因所以性价比 很高。是块不错的底版。

AC小球时代的利器,大球时代速度不行了,新出那米的了。不知道效果怎么样  无机的速度应该加快了吧 那样OC和AC都应该好打了才对。对于我门用有机的人来说。这样的底版更适合我门了。不过暂时还没有买的打算。有谁用过还请赐教使用感受。

大球时代AC用的人很少。但是如果你发力好。动作好。那么AC在你手中同样是大球时代的利器。

V-1我一直都很喜欢的底版,不为别的就为他的扎实而有手感,吃球还很不错的性能。速度快 一板暴冲求就没有了。连续也是过关的。实在不行那就对拉。长家的速度标是130呵呵根本就不会。别看厂家的。给那些实在找不到底版的人选择一条新路吧。我们省队退下来的我就给配了这个。现在还在用。已经得了很多回冠军了(我们这省队的至少有16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9 8:12:34编辑过]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楼主 2008-6-8 09:48:00

EG   以下是转萧池大哥的手笔。因为有他这篇文章我也说不出别的其他来。内容中肯,全面。我也省了些时间。在EG方面还是不要班门弄斧的好。在此谢谢他给我们这篇大作。只是说的有点夸张罢了。哈哈。。。。

正手弧圈:发力的时候,感觉它很吃球,拉球非常转,第二弧线很不错,对手在正手封弧圈的时候,经常漏球。即使碰到了球,回球也很容易出高球。据对手普遍反映,我的弧圈球打在板子上就跟石头砸的一样,非常震手。由此可以想象,这块板子拉出的弧圈球是非常冲的。

正手攻球:在出机会球的时候,我有时也会用攻球来解决,特别是在杀高球的时候,感觉这块板子出的球很扎实(呵呵~比YE强多了~),没有发飘的感觉,而且速度很快,攻球性能非常接近我的NITTAKU-LG。

反手快拨、正手打回头:球的弧线较低,速度也很快,并有着清晰的控制感,另外,方向感也很不错,基本上想打的落点都能上。

搓球、摆短:搓球很转,摆短较快,感觉手感很亲切(就像是自己的手),控制力可以说与YE相当,但是,毕竟STIGA和YASAKA是两种手感,YE虽然更软些,但有些弹,力量控制不好的话,球容易冒高。但EG不会那么明显,它的手感更实在,会真实传递你给球的力量大小,而不会像YE那样(有时会放大或缩小你的力量)。呵呵~既然谈到了YE,那么,我就说句题外话-有人总喜欢把YE和EG放在一起来说,但我觉得它们是两种不同风格的板子。

借力:

EG的借力还不错,如果注意迎前击球的话,它甚至可以用来反手配生胶。我是两面反胶,但也经常用反面弹击对手的弧圈球,有时对手连续拉我反手的时候,我可能会连续弹击,速度很不错,经常会令对手还原不及时。

论坛里经常有朋友问我YE与EG有什么不同?甚至有的朋友会专门发手机短信给我问这个问题,那么,今天我就借此机会说一说。 YE与EG的不同:我在前面说过,YE和EG是两种手感,但都是弧圈板,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将两块板子在拉弧圈方面进行一下对比。首先,EG的拉弧圈的手感比YE实在,吃球没有YE那么深,更多的时靠发力透板时,球板的局部形变来实现吃球的,而YE则更多的是靠球板的整体变形来实现吃球的,而且YE的出球速度明显不如EG,因为板子的形变恢复过程比EG要长很多。其次,YE的手感发空,而且击球时板身震颤感明显,击球透板时的声音频率较高,但声音延续的时间似乎比较长。但EG不是,它的手感相对比较实在,有略微的震手(因为它也是五层薄板),从击球的声音上就明显可以感觉到,球击打在板子上的声音属于中频声音,而且比较短促,给人一种很实在的感觉,一点修饰也没有,发力冲球的时候,声音很脆生,很利索,一点也不拖泥带水。最后,虽然我在前面也谈到过EG与YE相比的小球手感,但忍不住在这儿再唠叨一遍。EG的小球手感我很喜欢,它会真实的传递你的力量,而且你自己也能很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用力的效果,不会像YE那样“软而弹”,一不注意就会放大对台内小球的用力效果(我想用YE的朋友应该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吧!),从这个方面说,EG的小球控制是很不错的,可以真实的反映一个人对台内小球的控制水平,使一分力它就出一分力,使两分力,它绝不会出两分半力。

总结:EG是一款中规中矩的板子,你有多高的水平,它就会显示你多高的水平。正如STIGA的广告词当中所说的那样——“Eg-WRB该板与Allround Classic相比,在技术上有所改进,中间一层坚硬的胶合板另球速更快。由于采用独特胶合板粘连工艺及特殊焙干程序,使得球板特别轻便。击球速度和控制球之间达到完美结合。这就是STIGA 球板独一无二之处,这种结合创造出球拍无与伦比的舒适感觉,这正是所有运动员对优质球拍的要求和向往。”没有一点夸张,没有一点虚假,它就是EG!一款“老黄牛”类型的底板,永远真实、可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8 10:11:42编辑过]
hhxudidtf 2008-6-8 09:49:00

期待哦。。。。。

占用下地方。谢谢,你也太快了。我正在写。底版太多。需要先弄好块,然后再慢慢写。没两天也写不完。

水晶底版系列。

水晶底版

从长春回来的时候只有两天的打球时间 想再打一块板 于是花了高价格进了一块。总是希望STIGA的我能打的差不多。这样当版主更有说服力。也更对得起自己。同时也希望底版适合我  自己也换换。偶尔也有这样的想法。

水晶我只打过黑  和蓝  别的不了解,也没有关心过。

这里就说说黑水晶的感觉吧。

纯木的大家都知道。面材经过处理。速度快的很。至少纯木里非常的快 尤其打对攻的时候体现的很深

而我的技术主要就是拉和冲为主  打我根本就不会。

水晶值得提的就是上手特别的容易。制造旋转也很不错。缺点就是威力不足  这样的底版连续性都很好的。力量没有YE大,但是速度比五层纯木快很多。吃球的感觉很好。STIGA的底版手感都很好 水晶也延续了这样的性能。但是没有OC那样大的形变打起来比较顺畅 但是正手也缺少了那中苍劲雄浑的感觉。性能很全面的。

搓拉  撞击,近台快弧都可以。

发大力的时候手上有数心里却没有底。因为速度实在是不敢恭维啊。

以前听一个朋友说水晶很不错的。-----这句话确实对。

底版没有绝对的好和坏。陈用EG尚有那么大的威力。可见技术的关键性  不过在谈器材的时候我不喜欢走极端。只单谈论器材的性能。好和坏也很少说。因为适合很重要。

水晶适合连续性好 步法好。稳健弧圈型选手使用。

这样会给你带来很顺畅的感觉。但是想一板冲死对方是不大容易的事情。水晶的防守是很突出的。以前我哥用红黑冲我我基本抗不了两板  用水晶的时候封的他全台跑 而且失误也高  只可惜我也是打进攻的要不非得用水晶不可  太稳定了。

手感清晰   控制能力卓越。

喜欢稳健的朋友大可以放心使用 喜欢杀伤力的朋友最好不要用。

恐怕难以满足您的需求啊。简单谈到这里吧。内容太多所以谈得不深  请大家原谅 如果问题愿一同讨论。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楼主 2008-6-8 09:53:00

TO 进攻管王

 TO大家都很了解的一款板,都说速度快底劲好。控制力强。我也层一度想换块板,但是用了TO后就没有动心的感觉,我使用的是MAZE我那时感觉TO的底劲并不能让我一招制敌,自从用过红黑以后,我就有了想换的冲动,可是条件不允许啊。红黑比TO更暴力,如果说红黑的速度和TO的速度一样快的话,那么红黑的控制将是TO的1.5倍甚至还要多。而且TO已经扎实到了小力量的来球没有什么感觉的程度。我就是因为这才没有再打第二次。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至少和我后来换的BOLL比是没有什么必要了。红黑的价格不是很高,至少在这样的性能条件下是非常合适的。

转YOGI朋友的作品。

老菜鸟念道 Stiga TO & CL For The First Time 老菜鸟背景 7岁随少年宫教练进行正规启蒙训练,由于传统的训练观念,一年半的时间里只练正手快攻,反手推挡,(包括0.5公斤铁拍),武器老红双喜

3002,正反手729,不允许接触旋转。其后没有正规训练,因为被送到体校打蓝球,其实是我哥送我去踢足球,但大舅和伯父认识篮球教练,相

当有名,培养了一代国手,放弃了乒乓球。大学遇到体育老师,原安徽队主力,国家二队,曾打过青年全国第六,又跟随学习半年,因为他业

余时间接了小队员,没时间罗唆我这种菜鸟了,水平又差太多,只是在我们练球时过来让我们吃几个发球,简单指导一下,当时武器729底板,

双面729fx。后工作后,公司有好者,纯属娱乐,回首年已过30,现在武器CL !另老爹也是老手,曾参加过全国大企业乒乓团体赛,不过是党

委书记,当领队管后勤!差点上场!也是用着秃729FX胶皮,打游击战!技术特点直拍横打,左推右挡,主要靠正手暴冲致命得分!害怕左手及老油条的秃胶皮加游击战,主要是身材较高,步伐滞后!所以老菜鸟最怕老油条

! Cl,使用一年半,主要是觉着同事的几块板太囊,力散,不能适应正手快攻和推挡,尤其喜欢Cl的推挡感觉,正手CJ8000 快弧,反手CJ8000两

面弧,后正手更换狂3 2.15 39度,旋转、速度都有所增强,反手稳定,横打可以拉出高质量的弧旋!正手通透,击球爽脆!拉球由于脱板比较

快,需要先打后磨,拉起下旋比较容易,但正手拉容错性很差,必须步伐、手型、腰臂等要素统一协调才能拉出高质量弧线,并且提高成功率

,正手暴冲快而不转,速度没得说,但旋转稍差,球落台后不下沉,线路较直,加转不易侧拐!对攻相持连续性比较好,但必须靠大角度调动对

方,否则正手攻球比较容易防守,几板打不死对方!发球主要靠落点,加转吃球不多!还是适合刘国梁这种打法,靠速度及落点打法!防守时

,对方的暴冲比较容易压住,但对付快攻用推挡,原来我学马霖的“吸、顶”,也就是减力挡,加力推,加力没问题,吸就手上没数了,脱板太

快,不好控制! To,使用3天,正手G666 2.2 39度,反手CJ8000两面弧内能,主要原因是CL的弧旋实在让我这种靠正手暴冲得分的打法不爽,又不想放弃

推挡的爽脆感觉!持续了半年的选购,其间打过老板的普炭(正手狂3 2.2,反手长云雾),蝴蝶凯埃特双面S-el,红双喜成品,三维3A.....,只说普炭,用的比较多,真是不错的拍子,正手暴爽,推挡一流,就是脱板太快,不好控制,搓球易冒高!适合手感老道的老油条弥补力量使用!最后选定TO,主要是听说推挡不错,弧旋不错!各方面比较均衡!买回拍子第一天,叫上老爹,正手对攻,我×,怎么能打出金属的声音来,横打,也是金属的声音,有嗡的回音!手感不错,比较吃球,但是必须全发力才能打透,力量也不错,但不象CL那么爽脆!正手对拉,太爽了,老爹说球长进了,稍不注意反手就压不足,加点侧旋,球下沉侧拐的厉害!好爽!发下旋,搓一板,然后抢拉,上手又从容又转!老爹拉回,回球略高,正手拍死!爽!力量也不赖,就是没有爽脆的手感和声音,有金属的嗡声,估计换上狂3更难打透了!推挡力量稍弱,但收放比较自如,加减力比较容易控制!在公司和小伙对攻,突然推挡一吸,球没出台,小伙踉跄几步往台前冲,差点磕到台子上!以前对付别人的右侧下旋,不管是反打、侧推、拧、搓,以快制转、以转制转成功率不高,可能是因为Cl脱板太快,现在TO明显提高!但明显的是,用To需要全身发力,才能打出To的力量和感觉,三天我的腰和小臂都开始酸痛!好像比CL要付出更多的体力,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连续性和爆发力!我的感觉 For The First Time CL适合刘国梁打法,利用落点和速度前三板搞定,相持、旋转不是优势,当作快弧板,对弧旋动作的精确性有较高要求!如果初学可以用他练习弧旋及快攻,对于提高动作的稳定性、手感、准确性有较大帮助! TO相持、连续性、旋转是优势,但需要全身协调发力,尤其是需要那种对攻中发力姿势舒展好看的,如马霖、王大力的姿势才能体现出力量和旋转的威力!好像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CL适合业余,To适合专业!我觉得有道理!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水平有限,欢迎拍砖!

 

 

为了写性能我专门打了一天的TO 希望能重新找回感觉   以前没有在意的东西 这回再在意一下 主要是为了能给大家一个准确的感觉概念而已    简单说几句今天打TO的体会

横板  WRB  正手狂飙 反手SRIVER    呵呵 我主要就是拉和冲   连续和一板杀死   

反手主要就是搓 然后拉起来 在拉 再拉 直到能侧身 或者这一分球结素。

用TO感觉比用BOLL爽的多  因为 BOLL想一板杀死人不那么容易。不过用BOLL的还原明显加快 。TO就是力量大了 手感还是很清晰的 可能和空心柄的有关系。这方面就不谈了   横板TO应该好些。CL我就要拿到手了 到时候对比下就知道各方面的特长如何了。正手拉  打都很容易  而且球很转很快 落点很深  很长 和对方打起比赛来特别占先,占上风  唯一不足的就是和高手对决的时候 因为TO的小球手感实在是模糊,小力量的球感觉不是那么好。高手控制比较多。所以占了下风 ,但是打到对拉和相持 手上特别有数  心理也比较有底。最后比分都是很接近的。TO的上手还是可以的。而且纯木的手感想当的好。当我说到这里的时候可能有很多人已经动了心   这没有关系 因为我推荐的底版垃圾的很少 何况TO已经被大家认同  并 且有很多人已经在使用。

TO的缺点:太厚 太重   记得有个朋友曾经在文章里面写到   :像三明知的感觉。

TO适合专业的因为专业的运动员发力比较多。TO不发力时的感觉太微小了。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可言。

引用戒申华的一句话:如果你能感觉7.0毫米的球板你的发力能打透 那么你就用TO吧。目前准备再进一块。

兄弟们你们幸福了 因为 向来不烧器材的我也开始烧起器材来了。每个人开始换底版的时候都需要烧上一两块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  和适合自己的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9 13:21:15编辑过]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楼主 2008-6-8 09:46:00

红黑碳王     红黑5.4 

 

  一直一来都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底版,其实适合我的底版还真的不少,只可惜我没有那么多的银两来买就是了,不过为了懂得更多器材的性能,我借了不少的好板,也试打了不少,其中大多数都是朋友的,而我一借就是好长时间,红黑这板我们球馆有8个人用.和狂王的使用人数相当.可是我觉得没有那么多的人适合使用狂飙王,大家在选的时候都是跟着潮流和价格选的我认为这是对自己很不负责任的做法.每次打球累了就拿着别人的拍打几下,帮着配配装备,闲暇时就和他们聊聊.以前打过CL-CR-WRB(也是朋友的),小球时代的CL可谓是天下无双,AC也是一度成名的小球底版,不仅是使用的人多,着实是因为性能确实不凡.大球时代CL一再改版,为了适应弧圈球.可是失去了速度,换来的底劲和稳定.大球时代仍然是快攻的不二之选.可是横板的选手可就苦恼了.因为用横板就没有两面攻的...STAGE厂家经过了一系列的研究最后生产了7木6碳的红黑碳王.也就是这款板可以让所以小球时代喜欢CL的人找到自己的归宿之地.真正的达到了速度\控制\手感\重量\弹性的完美结合.   

 

红黑碳王:底劲9.5,速度9.5,拉球手感9.5,击球9.5,综合38
       

 

  红黑碳王是七木六碳的结构,厚度6mm,据说是把碳膜用胶水粘结起来的,是否真实,不敢乱说,各位可参看产品里的介绍。
    

我用过的红黑碳王,正手狂39,反手SRIVER ,正手狂39,反手F1.正手挺拔鱼雷,反手挺拔鱼雷。正手狂39反手729-天翼.狂飙都是狂3。本文是针对最后一种和第一种配置写的。因为用的时间比较长,体会比较深。外套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和过套差距并不明显,因为发力根本就打不透,或者说能打透的人没有几个,能打透的人在比赛中也没有几个机会来用反手打,所以大家用729更合适。这方面可以通过其他的技术来进行弥补。进一步说,国套用在反手可以打磨结合。如果有朋友适应了外套,那就因个人的习惯用外套。这里只是习惯不同的问题。或者说技术类型比例不同的问题。 

     红黑碳王虽然是13层的结构可是手感仍然纯木味道十足,红黑是块相当全面的底版,然而和蝴蝶王又是不一样的全面格式,红黑是所有性能都非常突出,从而在更高的一个级别上做了全面的调整,使用红黑的时候首先感觉到的就是速度奇快无比,拉打结合的很完美,出球速度快,旋转强,当你拉球的时候有足够强的吃球时间,有些快弧的选手在球高的时候喜欢上去拍一板、打一板,红黑的打球那是没的说了,喜欢用外套的人就更挑剔不出半点毛病,由于我用习惯了狂飙,所以使用起来感觉吃球效果非常的好,非常的弹,即使你不发力球的速度也是很快的。很多人一听速度快,暴力就直摇自己的头,说用不了。我师傅就是这样的表现,可是当他拿起红黑的时候,觉得速度是快了,可是控制并没有减少,而且手感还要比自己的蝴蝶王更好。也就是说,飞快的速度下命中率同时得到了保证。

   红黑碳王打球,由于比较硬所以声音脆于CL,同时又由于特有的技术所以保存了纯木的手感,打球时有一丝丝的振动传递到手上,出手爽而透板效果好;拉球底劲十足,一速更没的说。有人说OC的弧线好,可是有没有想过OC的反手技术是多么的难练习,可能有人一生都是望而却步啊。然而红黑就不需要,红黑虽然吃球性能不那么出众,但是由于手感好,所以可以达到高吊和前冲随便拉的境界。

 

 一个好的球板,要有好的底劲,好的手感,好的控制,和弹性。另外还需要重量适中。

红黑的重量需要从你的套胶上来找5克的平衡也就是说不能两面狂飙。至少需要配个软点的/薄点的/轻点的套胶。搓、摆、撇这类小球技术很好控制与发力,挑球有速度,打快攻是个很好的选择,击打出的球稍微有点下沉,越发力,球越有下沉的感觉,中远台拉打均可。形变的感觉比CL要明显,CL是感觉不出有多大形变的;又没有OC那么大。OC的形变是大多数人喜欢的地方,也是很多人讨厌的地方,因为有了进攻少了防守。得了正手失了反手。

 用OC的时候,就想:如果形变小些在能有这样的底劲和拉球的自如那就好了。红黑在这方面没有满足我的要求。或许是红黑太弹了的原因吧。但是红黑的控制和手感实在是让我永远的忘记不了。用了红黑的人才知道什么是钢。

有人说红黑的吃球不好。其实这和个人的手感有关系。相比下吃球不那么突出。但是拉球完全可以。如果配39的狂飙。那么吃球效果就不一样了。用外套那就更爽了。一板暴死的威力真是天下无双啊!!!

此刻的你就像那黑夜的黑,即使有万盏迷红灯也都黯然失色。只有你急如风重如雷的进攻,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银弧。此刻用过的人没有人会怀疑你黑色的力量。你的全面让我折伏,从近台到远台,总摆短、披长到相持。即使的的重量大了些,连续差了些,可是你不是为天下人准备的,你就像杨过手中的那把重剑,不需要什么剑花下的多种着式。而你的每一着都让敌人惧怕。你就是那圆月弯刀,发球后,摆短后,就可直冲敌人的大本营。虽然你很重,但或许你根本不需要还原。在国家队以外的这个界限里又有多少人能反制你这一击之力呢? 

  我哥是个狂王的上上选择之人。可是他用了红黑碳王之后就说:用了红黑再也不想用狂王了!------因为我不是国家队的队员,反手的相持实在是很困难。防守起来就更难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8 10:06:47编辑过]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楼主 2008-6-8 09:49:00

ULTRA OFF WRB(简称UO) 在STIGA高科技的研发之下让ULTRA OFF/ULTRA OFF WRB这两款底板的重量更轻同时拥有更快更卓越的手中控制性是一款拥有超强攻击性的新底板。 ULTRA OFF系列产品在速度和球拍控制之间有着完美的平衡点,很适合现代乒乓选手使用,它可以让选手对乒乓球有更佳的控制能力,同时创造出更快的球速与更杰出的表现。这款底板的设计很适合快攻型选手使用。重量:80克,速度:80,控制:69, 层数:5, 厚度:6.1MM

又是一款以力量见长的底版。STAGE的底版有个共同的特点。适合很多人使用。同时就是每个人都无法达到最好的感觉 。蝴蝶呢就给人乱乱的感觉。款数太多。力量不行。速度可以  手感走的就是芳碳手感。一但配狂飙你就感觉变淡了。业余选手可能会感觉全无

而STAGE的手感永远都是那么清晰。让人喜欢而不愿意放手。纯木的手感 很让人爱慕。

UO用的人不多。有着不大速度的同时有着很强的二跳。控制良好。手感清晰。

喜欢稳定和连续  上手快  步法好的人用是很适合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9 8:02:58编辑过]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楼主 2008-6-8 09:57:00

无敌七层

OO的手感,真是震的要命。速度快的很呢。弧圈也快。顺便说下我自己的手感:用狂飙浩发力时觉得震手。

无敌控制方面很出色,小球也比较好。摆短时有点弹,有些不短,但基本对方上不去手。

为什么STAGE的球拍震手的那么多??

主要就是OC喜欢的人太多了  而他在制造的时候就是走的这样一条路线 手感清晰 可是手感清晰的同时就未免会残留震手的现象。这样是很可惜的。

无敌七层边面给人很酷的感觉。实际上性能也很酷比狂飙浩的手感要夸张些。小球的时候很清晰。喜欢用P500的手感但是又喜欢速度的球友你用这个就没有问题了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9 7:42:56编辑过]
乒乓小匠手机认证 楼主 2008-6-8 09:56:00

斯帝卡 Kevlar WRB

这一款采用的是Kevlar这样的高技术含量的材料和优质木材的完美结合,使用它的人将会感觉到既具有非凡的控制能力又不丧失良好的弹性,对与你的所有对手来说,这款轻型的武器无疑会提供给你很好的保护能力,也会让你具有优秀的进攻能力。因此这一款是所有在速度力量方面有较高要求的进攻性爱好者的最佳的选择。Kevlar WRB 速度:120 控制:56 重量:88克 层数:5+2 柄型:全号适合打法:快攻 弧圈

曾经买来用过。但是三天就出了。因为速度太快了。我拉球对方只是站在那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这球封过去也白废,而且我有时、根本就反映不过来。哈哈其实封过来能不能再冲上我都保证不了。控制实在是不好。有铝管王的威力和控制。但是居然是纯木的。我当时就佩服长家的制造工艺。简直就是神一样。

喜欢速度的人可以使用 。超级的暴力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8 10:41:29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