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 回复
  • 收藏

[原创]像老瓦那样打球.......小记n版瓦碳

seamofloyd 2007-1-8 12:06:00

瓦碳---waldner senso carbon,老瓦逐渐淡出世界乒坛前最后使用的一款球拍,有DONIC和nittaku两个版本,虽说DONIC的瓦碳最是正宗,但精良的做工和纯正的苹果形小板面还是让我选择了一块ST柄的nittaku版本瓦碳(本板的出处一笔带过),拿到板子之前虽有耳闻说瓦碳的板面如何如何之小,但亲眼所见才知道此言不虚,板面真是小的可怜,我回来一比较,比stiga的标准板面(OC),头部足足短出来1.5cm之多,板面如此小,甜区相对来说自然也不会太大,不禁让我越发敬佩老瓦精确的击球点,椭圆截面的空心ST柄挺细,但细的很精神,我在手里感觉尺寸正佳,手腕转动自如,虽是新板,拍肩也不觉咯手,看侧面,碳层真薄啊,只有隐约的两条黑线,贴上套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贴套胶的时候还颇费了些周折,n版瓦碳拍面有放掉屑处理,套胶好几次都没贴牢),正面一块hommand pro a MAX,反面一块JO sc max,虽说都不是经典的瓦配,但还都是有口皆碑的东西,套胶灌透了胶水(其实大家都知道我用的是自配的溶剂),开打。

先是谈心大哥给俺架正手球,因为长年以来我的手感里全是碳纤维,瓦碳虽说是碳层最薄的碳板,但毕竟是碳板啊,用惯常的手法击球,第一个球---下网,我真的没想到作为一块碳板瓦碳力量衰减居然如此之明显,肯定比很多五层板都明显,板身振颤也大,没有丝毫碳板的硬挺和崩弹感,只好加大击球力度,球的线路才恢复正常,让我有些惊奇的是,随着力量加大,反而能隐约的感觉到碳层的存在了,震手感逐渐变成了含含糊糊的碳板的那种崩弹感,吃球感有些减弱,手感不是太清楚,另外让我惊喜的是hommand pro a那种弹性感和瞬时爆发感居然和大巴有几分神似,而且金属音响彻整个华苑地下室,把坐在旁边梳头的小A给美坏了。换练反手,老瓦最让人称奇的就是那出神入化的反手技术,而反手也是历代瓦板的强项,瓦碳也不例外,手感和正面的感觉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是真好,来球的力度大小、旋转强弱真的可以很清楚的一下下震到你的掌心,可是力量传递仍然是个问题,击出去的力量好像总是被底板贪污了20%。

退台加力对拉,9成力几板过去(其中拉空了一个,我感觉这和瓦碳的超小板面不无关系),碳板的特点开始凸现,球出来不太转,落台也不太前冲,没什么五木的那种形变感,手感仍就是不错,球拉出去很踏实有数,但吃球感很一般,球的一速很快,运行到半空就感觉慢慢的泄力了,二跳力量基本上就没什么了,所以瓦碳还真不是一块以力量见长的球板,大力量的中远台对拉也非其长项。

开局打,我水平很弱,所以把谈心扔到一边,和近期状态很弱的into对阵,瓦碳配JO接发球真是有优势,来球的各种信息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源源不断的传导至掌中,这一点,瓦碳真不像一块碳板,一个高手自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很从容的选择接发球所运用的技术,当然我是做不到的,试试拉下降期的下旋球,虽然板形很立,发力也不小,弧线仍然很低,几次都下网了,反手情况就好得多了,抖手腕起下旋很有数,成功率不低,值得一提的是,瓦碳的小版面对正反手衔接速度提升真的是上了一个等级,转换速度奇快且能非常舒服的发力,瓦碳的借力比较弱,顶回去的大板不够脆,速度慢,但也正是这一点,顶大板方向性极好,可以像很容易的控制和调整落点。

总结一下,瓦碳是一块适合台内技术出色,尤其是反手台内技术出色的选手使用的球板,近中台出球一速有碳板的感觉,很快,但二速弱,旋转不够强烈,不适合喜欢在中台冲弧圈的选手,如果你想体验像老瓦那样打球的感觉,用瓦碳吧,它会让你得到那种细致入丝的触球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8 12:10:22编辑过]
支持原创,赞赏一下
一边怒吼一边疯狂挥舞我的AE,打球是发泄的方法之一

1条评论

自由骑士 2007-1-8 19:37:00
QUOTE:
以下是引用seamofloyd在2007-1-8 12:05:46的发言:

开局打,我水平很弱,所以把谈心扔到一边

 

哈哈哈哈,你扔的动啊。。。

精英-银河·天津乒友俱乐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相关推荐

© 2024 精英乒乓网

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180038

免责声明: 网站信息均有网友上传用于球迷免费分享,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更正、删除。 客服电话:4006001289 客服QQ:4006001289(企业QQ)